智能眼镜出货量暴增,光峰科技、利亚德等A股企业竞逐 AR 光学赛道
吃瓜电子官网最新热点:智能眼镜出货量暴增,光峰科技、利亚德等A股企业竞逐 AR 光学赛道
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9161
随着 AI 技术向消费终端快速渗透,AI 眼镜正成为继智能手😊机、智能手表后的下一代潜力品类。 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Smart Glasses)出货量同比暴增 110❤️%,其中 AI 赋能的智能眼镜占比高达 78%,远高于 20🚀24 年上半年的 46% 与下半年的 66%,展示出行业的转😀折性跃升。专业机构预测,随着价格门槛降低与应用生态完善,全球😊 AR 眼镜市场将在 2-3 年内突破千万级出货量,而光学显🎉示系统作为核心部件(占设备成本 40%),正成为产业链竞争焦🤩点。 9月份,光峰科技、利亚德、歌尔股份、京东方、华灿🤩光电、新相微、豪威集团、歌尔股份、聚辰股份、佳禾智能、立讯精😜密、蓝思科技等A股上市公司纷纷通过投资者互动平台、机构调研、🌟业绩说明会等渠道披露智能眼镜相关业务最新进展。 光峰科😴技:打造地表最强“一拖二”AR光机 9月11日,光峰科😁技与谷东智能在光博会(CIOE)上举办联合发布会,正式推出业⭐内首创的“LCoS(硅基液晶)+ PVG光波导”“一拖二”A😴R眼镜光学解决方案,恰好精准命中行业痛点,为市场爆发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该方案以“单光机驱动双目显示”为核心架构,😁也就是采用一个光机,通过特殊的光学设计,将光机输入的光独立输🤩送到眼镜的左右目镜片,最后实现双目独立显示。在形态与功耗控制🥳上,蜻蜓G1光机单目体积约为0.35cc,这种小巧的光机形态🌟更易适配眼镜设计,另外,与传统的“一拖二”方案相比,蜻蜓方案🙌支持镜面角度设计,同时外观也更符合眼镜形态,这些特点极大地提🤔升了AR眼镜的佩戴舒适性和便携性;典型应用场景下,单目光源功🤯耗约为55nit/mW,100%APL总功耗约为100mW(😁双目总功耗+硬件功耗)。 该方案不仅全方位升级用户体验❤️,更有望颠覆AR眼镜当前的价格体系,传统双光机方案需为左右眼🤩分别配备一套独立光机系统,直接导致硬件成本居高不下;而 “一😡拖二” 方案仅需一个光机,核心显示单元数量减半,大幅精简物料😉成本与组装复杂度,将终端产品价格拉至1500-2000元区间😅,为行业实现千万级量产目标按下“加速键”。 利亚德:M🥳icro LED+AI 双引擎驱动,B 端场景率先落地 🚀 作为 LED 显示领域的龙头企业,利亚德在 AR 赛道的技😁术积累正逐步转化为产品竞争力 —— 其融合 Micro LE❤️D 显示技术与 AI 大模型的 AR 眼镜已完成研发冲刺,进👏入最终验证阶段,预计 2025 年 10 月正式推向市场,优🔥先服务于文旅、医疗、企业办公等 B 端行业客户。 据透😆露,利亚德AR 眼镜实现了 "硬件革新 + 软件智能" 的双😉重突破。在显示技术层面,利亚德采用自主研发的光波导显示方案,🤯搭配最新研发的 Micro LED 微显示屏,相比传统 Mi🎉cro OLED 技术,不仅在户外强光环境下保持高亮度清晰显🙌示,更将整机重量控制在 49 克,实现 "全天候佩戴" 的舒😴适度提升。 智能交互方面,该产品内置微处理器并深度对接💯 AI 大模型,突破了传统 AR 设备功能单一的局限。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会议记录自动生成、多语言实时翻译、智能提😁词等功能,而 AI 驱动的图像识别与环境感知技术,更让设备具😘备物体追踪、内容自适应优化等进阶能力。 利亚德为这款 🎉AR 眼镜制定了清晰的商业化路线图。上市初期将聚焦 B 端行😉业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在文旅文博领域,结合虚拟动点的空😜间数据能力打造沉浸式导览体验;在医疗场景中,辅助进行远程诊断😁与手术培训;企业级市场则瞄准智能会议与远程协作需求。这一策略😍与其在具身智能领域的布局形成协同 —— 此前虚拟动点已为宇树🤯机器人赋能 "云冈舞" 演绎,积累的动作捕捉与空间计算技术可💯无缝衔接至 AR 眼镜的行业应用。 展开全文 此😡外,面向文旅展陈等商用场景,利亚德和Rokid联名款AR眼镜😁支持显示、拍摄、扩声和AI导览等功能,有望代替传统收音机、耳🙄机等旅游导览设备,带来文旅运营服务体验的升级。 京东方😁华灿首款AR解决方案:Micro LED 0.13" 显示模😢块亮相 京东方华灿光电自主研发的 0.13 英寸 Mi😅cro LED 显示模块在 2025 年 9 月京东方全球创🙌新合作伙伴大会上亮相。该产品具有低功耗、高亮度及外观良率、高👏均匀性等特点,峰值亮度达400W nit。在微显示器件制造方🤯面,模块采用领先的高精度低损伤加工工艺及光型调控技术,不仅实😍现高品质显示效果,也具备了批量化生产能力,代表京东方华灿Mi😉cro LED金湾工厂在技术和工艺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目前,该😎产品已可全面满足客户需求,并正式开放供样与送样。 此外😍,京东方华灿参与开发的6.2寸全彩HUD是展会上又一大亮点,🎉采用自研的Micro RGB HUD显示芯片,显示性能显著提🙄升,实现高清影像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智能车用领域。 值得😆一提的是,京东方华灿光电通过参股Micro LED厂商JBD🙌,间接成为阿里巴巴夸克 AI 眼镜供应商,为其进阶版 AR 🌟眼镜提供全彩 Micro LED 显示模组,良品率超过 99🤗.99%,显著提升了眼镜的视觉清晰度和色彩表现。阿里夸克 A😂R 眼镜计划于 2025 年 10 月正式上市(代工厂立讯精🔥密日前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透露:"无锡工厂已完成夸克 AR 眼🙄镜产线的三期扩产,目前月产能达 30 万台,完全满足十月上市🙌的首批订单需求。"),华灿光电作为核心供应商将直接受益于订单💯增长。 新相微:AR 眼镜新品逐步导入,为华灿光电Mi😍cro LED 模块提供驱动芯片 在新业务布局上,新相😊微围绕 “高端显示芯片国产化” 的战略目标,积极拓展显示芯片😘消费新场景、挖掘新增长点。目前,面向智能手机领域的 AMOL😉ED 显示驱动芯片、触控芯片,面向车载显示与电视领域的时序控😍制芯片,以及面向 AR 眼镜的微显示相关产品已陆续完成开发,👍并逐步导入市场。 通过持续扩充产品矩阵,新相微将实现从💯智能穿戴到车载显示的多场景覆盖,产品品类较去年同期增加多个型😀号。在客户拓展方面,公司成功导入多家面板厂商供应链。未来随着🎉新产品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放量,新产品线有望在未来成为推动公司业😆绩持续提升的核心动力之一。 在MicroLED 芯片产🎉品方面,新相微开发出业界领先的12inch wafer,72😉0*480 分辨率,0.13inch panel,高集成度、😜低功耗、稳定性好。该产品主要应用AR眼镜领域。据悉,新相微为👍华灿光电的 Micro LED 模块提供驱动芯片,两者共同解😁决了光损高、色域窄等行业痛点。 豪威集团:LCoS单片💯全彩微显示屏供应Meta 首款AR眼镜 豪威集团近日在💯官微透露,公司LCOS产品获得头戴式智能眼镜设备行业龙头公司🎉的量产导入,加速尖端XR技术的创新和部署。业内人士猜测,应该😴是Meta 首款AR眼镜Ray-Ban Display供应 🎉LCoS 单片全彩微显示屏(分辨率 648×648),为设备🎉提供全彩显示能力。Meta 在 Connect 2025 大🎉会提及了豪威为 LCoS 供应商。根据天风证券预测,Meta🙌 Ray-Ban Display 生命周期内(2 年)出货量💯预计 15-20 万台,虽规模有限,但作为 Meta 首款全😉彩 AR 眼镜,其技术路径将为后续产品奠定基础。 据悉👏,Meta Ray-Ban Display光学系统采用LCo😆S + 阵列光波导组合:豪威的 LCoS 芯片提供全彩显示能❤️力,Lumus 授权的阵列光波导技术则实现高效光传输(光效超😴 10%)和低杂散光控制,两者结合解决了传统衍射光波导光效低👍、彩虹效应明显的问题。 歌尔股份增资4亿:赋能微纳光学🚀布局,巩固 VR/AR 赛道竞争力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2241,证券简称:歌尔股份)公告表示拟通过 ⭐“换股交易 + 现金增资” 两步走的方式,对控股子公司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歌尔光学”)实施战略增资,其中公😀司自身将出资 2 亿元,与宁波舜宇奥来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宁波奥来”)共同为歌尔光学注入 4 亿元资金,以强化其在🤔微纳光学领域的布局,助力虚拟 / 增强现实(VR/AR)、智❤️能眼镜等精密光学业务发展。 在换股交易阶段,歌尔光学将😜通过增发 52,951.15 万元注册资本的方式,收购舜宇奥🤯来微纳光学(上海)有限公司与舜宇奥来微纳光电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合称 “上海奥来”)100% 股权。交易完成后,歌🤩尔股份对歌尔光学的持股比例将从原 56.6560% 降至 3🤩7.7707%,虽仍为第一大股东。 现金增资环节,歌尔😀股份与宁波奥来将分别向歌尔光学增资 2 亿元,合计增资 4 👍亿元,用于认购歌尔光学新增注册资本 11,128.12 万元🤔(双方各认购 5,564.06 万元),剩余资金计入资本公积😘。值得注意的是,歌尔光学其他股东均已放弃本次增资的优先认购权🌟。本次增资完成后,歌尔股份对歌尔光学的持股比例将回升至 38🤗.5713%,进一步巩固第一大股东地位,歌尔光学注册资本也将⭐增至 169,981.57 万元 佳禾智能:收购德国拜❤️雅,为 AR/AI 眼镜业务注入新动能 佳禾智能收购德🌟国拜雅案近日获得股东大会批准。佳禾智能全资子公司佳禾国际(C🙌osonic International Pte. Ltd.😘)拟出资约10 亿元人民币收购德国 beyerdynamic😡 GmbH & Co. KG(简称 “拜雅 / BD KG”😅)100% 有限合伙权益、其母公司 BD Verwaltun😉gs-GmbH 100% 股权,及股东借款。 正在推进😁中的德国拜雅收购案为 AR/AI 眼镜业务注入新动能。拜雅在😆高端专业音频领域的百年技术积淀,有望与佳禾智能的 AR 硬件😴形成协同效应,特别是在空间音频、降噪算法等关键技术上的融合,❤️将显著提升 AR 眼镜的沉浸感和交互体验。公司计划在完成收购🤯后,推动双方在研发、生产、渠道端的全链条协同。 产业链😍投资布局成效初显。佳禾智能通过参股工业级 AR 眼镜龙头瑞欧😜威尔、消费级 AR 核心部件厂商珑璟光电等企业,构建起覆盖核😆心技术和关键部件的产业生态。这种生态布局不仅保障了供应链稳定👏性,更促进了技术交流与创新,使公司能快速吸收行业前沿技术成果😆。 从财务表现看,智能穿戴设备已成为佳禾智能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2025 年上半年,该板块营收占比从去年同期的 6😜.4% 提升至 10.08%,对应营收 1.01 亿元,同比😡增幅超 28.76%,且毛利率显著高于传统声学产品。随着 A😎R/AI 眼镜出货量的持续增长,这一比例有望在未来 2-3 😜年进一步提升至 20% 以上。 立讯精密:新一代全彩 😊AR 眼镜亮相,PVG 单绿 AR 眼镜量产落地 立讯😂精密在 2025 年 9 月举办的第 26 届深圳光博会上展🥳示了新一代全彩 AR 眼镜,采用双芯片架构(高通 AR1 +🙄 恒玄 BES2800),支持 Andriod 和 RTOS😉 双系统协同工作,在保障 AI 算力的同时将续航延长至 12😡 小时以上。该产品搭载索尼 IMX681 图像传感器,支持 🙄EIS 防抖与秒级抓拍功能,配合全彩 Micro LED +🙄 全彩 SRG 刻蚀衍射光波导方案,实现双目异显效果,峰值亮❤️度达 6000 尼特,光通透率 99%,重量控制在 60 克😜以内。声学方面,采用大单元双扬声器与 5 阵列麦克风,自研降😡噪算法可在嘈杂环境中保持语音清晰度。 与东南大学、平行😁视界联合开发的PVG 偏振体全息光波导 AR 眼镜已进入量产😎阶段。该产品专为户外场景设计,通过偏振复用技术将光效提升 2😴00%,前向漏光降低 80%,制备成本仅为传统 SRG 技术🤩的 1/3。实测数据显示,其重量仅 45 克,支持实时翻译、😂智能提词等功能,适用于工业巡检、远程协作等专业领域。 😀作为阿里夸克 AR 眼镜核心代工厂,立讯精密无锡工厂已启动 😢50 万台产能爬坡,采用全自动化产线实现 98.7% 的整机💯组装良率,配套华灿光电 Micro LED 模组供样周期缩短😡至 7 天。通过参与 Meta Quest 3 交互场景开发😢积累的技术经验,立讯精密切入 Meta 新一代消费级 AR 🔥眼镜 Celeste 的供应链,负责传感器集成与部分光学组件😆组装,预计 2025 年第四季度开始批量供货。承接星纪魅族 😅StarV Air AR 眼镜整机组装业务,2025 年出货👍量预计突破 10 万台,单机价值量超 2000 元。 🤗蓝思科技:AI眼镜下半年量产加速 近日,蓝思科技(证券😴代码:300433)在 投资者关系活动中披露,公司围绕 AI💯 时代智能硬件制造战略,在AI 眼镜等智能头显与智能穿戴、智🤩能汽车与座舱等核心领域均取得关键进展,多项业务将在下半年进入👍量产加速期,为公司整体盈利提升注入强劲动力。 作为 A🎉I 硬件赛道的核心布局方向,蓝思科技在 AI 眼镜领域已实现⭐ “核心供应商 + 整机组装” 双重卡位。据披露,公司不仅是😀北美大客户第一代智能头显的外观结构件核心供应商,还为其他北美🙄头部 AI 眼镜客户提供导光模组、Mic 模组、蓝宝石摄像头🙌盖板等高精度功能模组及精密结构件,深度参与全球高端 AI 眼❤️镜供应链。 在国内市场,蓝思科技是 Rokid 全系 😂AI 眼镜的整机组装合作伙伴,覆盖从光学镜片到整机组装的全链😜条服务。尽管湘潭蓝思此前为 Rokid AI 眼镜投入较多研🚀发费用,短期对利润略有影响,但随着 AI 眼镜下半年加速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叠加客户旗舰手机新品发布与备货需求,湘潭园区🎉当前在手订单充足,盈利状况将持续改善。 据了解,蓝思科😉技为Meta 首款AR眼镜Ray-Ban Display的独🤔家核心光学部件供应商,提供三大关键产品:自由曲面光波导支架、😁0.7mm 超薄微晶玻璃盖板、镜腿复合结构件,直接影响设备的🙌光学性能与轻薄化设计。 水晶光电上半年:汽车电子AR 😘+ 营收激增79%,锚定下一代终端赛道 汽车电子 AR😎 + 成为水晶光电上半年最亮眼的增长极:实现收入 2.41 🥳亿元,同比激增 79%;毛利率大幅提升 16.79 个百分点😅至 25.24% ,主要受激光雷达视窗片等高毛利车载元件拉动😆。 水晶光电透露,当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 “反内卷” 🤩趋势显现,有望缓解车载业务价格压力;同时海外布局成效初显 —🚀—2023 年在德国斯图加特设立办事处后,已与多家海外主流车🤯厂达成合作,合作范围从 HUD(抬头显示)延伸至光学全品类。😜 随着明年海外客户及 Lcos 方案 AR-HUD 量😴产,该板块中长期收入与利润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此外,公司 😆AR-HUD 在国内新能源市场份额已连续多年稳居行业前三,上🥳半年增长主要受益于行业渗透率提升。 董事兼副总经理刘风😍雷指出,AR当前正迎来 AI 驱动的爆发拐点,而 AR 眼镜🤩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后的 “下一代移动终端”。 从技术路🙌线看,当前 AR 光学主流技术为反射光波导(GWG)与表面浮😴雕光栅(SRG):GWG 凭借大视场角、低漏光、高能量效率及⭐适配近视用户的优势领先,但面临规模化制造瓶颈;SRG 则在色🤗彩均匀性、半导体工艺难度上挑战较大,大视场角场景量产仍存障碍😎。水晶光电认为,AR 眼镜引爆市场需满足 “轻薄设计、全天候😉使用、低消费者门槛” 三大要素,行业正加速推进高性能、低成本😉量产方案。 水晶光电在 AR 领域已深耕十余年:201😴1 年与 Lumus 合作,2019 年携手 Digilen😘s 布局体全息光波导,目前体全息光波导已实现北美商用小批量量🚀产;业务覆盖显示系统(光波导片)、投影单元(光机光学元件)及🤔摄像头等光学零组件,核心优势集中在全球领先的镀膜技术、突出的🌟冷加工与自动化量产能力,以及端到端的光学设计与测试能力。 🚀 联合光电:明确AR眼镜发展路径,锁定逸文科技深化AR合作😊 在 AR 眼镜业务发展路径上,联合光电清晰规划了技术⭐与产能布局方向:公司将重点构建涵盖 AR 光机、光波导片贴合🎉等整机组装关键环节的工艺体系与设备能力,通过自主技术突破与产😜业链整合,为下游客户提供高性价比、高性能的 AR 眼镜相关产😜品支持,致力于在快速增长的 AR 光学赛道中占据有利位置。 😴 针对 “为何选择逸文科技作为 AR 眼镜领域合作对象”😴 的疑问,联合光电从双重维度给出解答:一方面,双方在 AR ❤️相关技术路径与应用场景上高度契合,具备战略协同与技术互补的核😅心优势,为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以有限合伙人(🎉LP)身份参与的投资基金,已持有逸文科技部分股权,这一股权纽😡带进一步强化了双方的合作黏性与战略一致性,确保合作高效推进。😡 随着 AI 技术向消费终端深度渗透,AI 眼镜已从 😴“概念探索” 迈入 “量产攻坚” 的关键阶段。全球出货量上半😡年同比激增 110%,中国市场增速更是突破 100%,印证了😀行业对其 “下一代智能终端” 潜力的判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北京市: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
天津市:市辖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井陉县、正定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
唐山市:(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曹妃甸区、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唐山市汉沽管理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遵化市、迁安市、滦州市)
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卢龙县、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
邯郸市:(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肥乡区、永年区、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冀南新区、武安市)
邢台市:(襄都区、信都区、任泽区、南和区、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南宫市、沙河市)
保定市:(竞秀区、莲池区、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涞水县、阜平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白沟新城、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
张家口市:(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区、崇礼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
承德市:(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泉市)
沧州市:(新华区、运河区、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沧州经济开发区、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沧州渤海新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
文 | 镜相工作室,作者 | 周近屿,编辑丨卢枕 文 | 镜相工作室,作者 | 周近屿,编辑丨卢枕 尽管代理了无数竞业限制案件,律师崔灿一直记得一位女孩的故事。 她30岁出头,此前在杭州某大厂工作,几乎每天凌晨两三点下班。一次,她请假去拍婚纱照,没多久就被公司召回,穿着婚纱跑回去加班。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没有意义,选择了离职。 对竞业限制并无概念的她,入职了竞争对手公司,很快被前公司派的侦探拍到了证据。 当年的大年二十九前后,她因为得了严重的气胸在病床上等待手术时,收到了前司的传票。她被索赔两倍年薪,一百五六十万。 女孩经常半夜痛哭,已经确诊重度抑郁。目前案件在一审过程中。崔灿感叹:一个传票轻飘飘的,其实它重量很大。 近些年,竞业协议争议不断。某种程度上,它在职时是管理手段,离职时可以成为围猎普通人的工具。 崔灿长期代理竞业限制相关的案件,去年从团队独立之后,开始只接劳动者一方的竞业限制案件。我们还请来一位互联网行业资深猎头,一起聊了有关竞业协议存在的七个争议,以及被竞业限制困住的普通人的故事。 我们也会讨论,最高法最新的司法解释,以及人社部最新印发的“竞业限制合规指引”能为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从公司角度,为什么要求员工签竞业?员工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以下是镜相工作室与律师崔灿、猎头杜康的对话: 被竞业的普遍年轻,没掌握啥商业机密 镜相工作室:被启动竞业限制的群体画像是怎样的? 崔灿:在我接触和代理的案件中,他们普遍年轻,大部分只有20多岁或者30岁左右,超过30岁的人是少数。 这和竞业限制泛滥有关,之前限制的大多是P8以上高级别员工,现在P5级别的员工都有。 前段时间,一位今年6月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北京大兴某大厂试用期一个月,离职后被竞业一年。他说:我不理解,我能掌握什么商业秘密? 法律规定中,竞业限制只适用于三种人: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但大规模的基层员工被竞业,这就是现状。 北京一中院在7月底公布了一组数据,过去五年的竞业限制争议案件比前五年的数量增长了一倍;西南政法大学一位副教授的样本研究显示,受到竞业限制影响的群体77%是基层员工,甚至包括了保安、保洁和前台。 镜相工作室: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展开全文 崔灿:最多的就是互联网行业,其次是汽车行业,尤其新能源相关公司,然后是制造业,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其实挺多的。 现在的一个趋势是,竞业限制在蔓延。之前很多没有竞业限制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启动了,比如大型的连锁超市、医药公司,还有主播行业。 有时候我代理案件,会听到对方说,这是我们公司、行业第一起竞业限制案件,老总发话了,一定要打赢。 镜相工作室:为什么高管被竞业的比例这么少? 杜康:我的工作主要是对接高阶岗位,我有两个感受:P9、P10级别的员工离职时,只要和业务总裁的关系足够好,一般不会启动竞业。即使启动,回去求一下情,就撤诉了;第二,关键岗位上的高管,一般不轻易离职,等着退休,或者离职后创业,或者去传统企业养老,有更多去处。 崔灿:这和我的感触完全一样。 P5、P6级别的员工舅舅不疼姥姥不爱,而高管跳槽反而压力不大,新公司很多时候愿意兜底赔偿金,或者兜底部分;第二,他所享受的规避竞业的手段非常多,新公司愿意花资源帮他配合,甚至允许他居家办公一两年,在居家办公的情况下根本不太可能被取证;第三,他和前公司往往关系不错,经过沟通协调,赔偿金额一降再降,甚至不需要赔了;第四,高管往往有前公司的黑料,前公司很多时候也就算了。 有的时候,拿到商业机密的那群人反而是最有话语权的。 镜相工作室:为什么会出现竞业限制人群扩大化现象? 杜康:这些年,市场处于一个资源内卷的阶段,各家公司业务越来越同质化,他们担心商业机密被泄露。但荒谬的是,大多被竞业波及到的人,反而是不知道商业机密的人。 崔灿:在内卷导致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竞业协议是一个低成本控制离职率的手段,对员工的威慑手段,甚至还能创收。 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几乎没有坏处和代价的制度,如果我是公司我也会这么做,这是人性或资本的自然逻辑。 镜相工作室:关于这个现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案例吗? 崔灿:大量入职不满一年的P5甚至更低级别的员工被竞业,我始终没办法说服自己,他们能掌握什么对公司了不得的商业秘密? 我遇到最严重的案子,一个P5级别的员工,被索赔两倍年薪,开庭前把割腕视频发给了前公司的法务,法务、法官和我都被吓坏了。这起案件还在诉讼阶段,正在尝试和解。 高级别员工被索赔的金额,侦探、取证过程更吓人一些。违约金基本是千万级别,股权激励也是千万级别,被冻死在那里,金额累积到非常夸张的数字,压力非常大。他离职之后,前司雇了七个不同的侦探团队调查他,还在车底下发现了GPS定位仪。 还有被裁的员工被启动竞业,这些有名有姓的大厂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如果他很重要,为什么要裁员?你还不让他去其他公司?你让他如何生活? 庭审时,我经常会有一种错觉,比如我的当事人只是一个P5级别,公司代理律师一直强调他对公司很重要,参加的项目很厉害。他明明是想让我的当事人“死”,却在疯狂夸他,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觉得特别荒谬。 镜相工作室: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竞业协议的初衷是有其合理性的。 崔灿:很多高管,确实掌握了公司的商业秘密,他们如果在外面开一家具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者可以随意加入竞争对手,对原公司造成的打击确实是致命的。 我遇到过类似案例,原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目标不是让原高管赔钱,就是让他从新公司离职。高层不容易撕破脸,但真的撕破脸,挺可怕的。 竞业范围扩大化,“几乎封杀了不止一个行业” 镜相工作室:很多报道显示,竞对的覆盖范围也正在扩大化。 崔灿:很多互联网大厂的竞业限制协议高达四五页,见过的没见过的,全写上去。 我正在处理的一个案件,北京大兴某大厂的外卖业务员工去了蚂蚁集团,因为蚂蚁是阿里的关联公司,他们和阿里是竞对,于是启动竞业,五倍年薪,500万。 我们试图证明这家公司的外卖业务和蚂蚁不是竞对。对方律师说他们的产品APP上面有金融和保险类的业务,所以竞对关系成立。 我都蒙了,这个APP上面还有卖棺材的,按照这个逻辑,我的当事人是不是都不能去卖棺材?我还把阿里持股超过一定比例的关联公司都列出来了,几乎涵盖360行,我的当事人都不能去吗? 这个案件目前正在一审阶段。它指向的是,各家公司竞业协议都覆盖了竞对的关联公司,几乎封杀了不止一个行业,把一个人未来的路全堵死了,属于过度扩大化。 镜相工作室:你们见过的覆盖范围最大的竞业协议是什么样的? 杜康:我见过最多的是列了20多家公司,外加一个“等关联公司”,一旦加了这种定语,前司后续可以随时追责。 崔灿:北京海淀区一家大厂,它的竞业限制协议会列巨多公司及其关联公司,还有四个概述性的兜底条款,比如不能去投资类、金融类、保险类的行业,不能去互联网行业,等等,这个兜底的范围描述非常春秋笔法。 有一次,这家大厂的一位程序员来咨询我,如果离职能不能去卖保险?但竞业协议兜底的第二款是禁止去金融保险行业。所以,尽管他只是其他业务线敲代码的,卖保险也有风险。这是非常荒谬的。 杜康: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了控制人的一种手段,而且真正想控制的那批人反而没有控制。 崔灿:我觉得就是出于目前竞业限制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局面,所以最高法才出台了最新司法解释。其中有八个字我印象很深: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很好的概括了这次修法的一个方向。 镜相工作室:中国互联网之所以迅速发展繁荣,一个关键词就是自由,包括人的自由流动。 杜康:我遇到过有候选人被竞业后,直接休息两年。但这种情况在P5、P6级别员工身上很难实现,因为他们的赔偿金额非常低。 崔灿:我的当事人里面,真正敢休息一两年的确实只有极少数的高级别员工,但是大部分的高层,以及几乎所有的基层员工很难真的休息一两年,他们会担心被行业抛弃。 基于这样的担忧,甚至有人同时被两个公司追竞业,他从A公司去了B公司,被A公司仲裁,因为不适应B公司,又去了C公司,B公司也对他启动了竞业。压力非常的大。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能停下来?他给我讲了很多现实压力,他不敢停下来。我是理解的,但结果确实比较严重。 有限的补偿金和“天价”违约金 镜相工作室:补偿金是怎么规定的? 崔灿:双方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公司每个月要付给员工月工资的30%作为补偿金。后续还涉及纳税。 这句话非常诡异,我翻译一下,就是有约定的情况下可以低于30%。它导致很多公司付出的代价很小。 比如北京大兴某大厂,它的补偿金是20%,几乎算全互联网行业最低。其他行业还有给15%,甚至10%的。 还有上海某大厂,它的竞业体系和其他公司不一样,它有股票竞业。只要有股票激励的员工,离职后很多都会开启两年竞业期,并且在离职后不会给予更多的补偿金,因为在股权激励协议中已经明确了,这就是补偿金的对价,成本就更小了。 镜相工作室:违约金额是如何规定的?公开报道中,会看到2倍、5倍甚至10倍等数字。 崔灿:没有一个上限的规定。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是按照年包的倍数计算,也有按照补偿金的倍数计算。 没有违约金上限的规定,也是目前竞业限制领域最大的问题之一。 为什么法院有权酌情调解?你可以索赔5倍、10倍、30倍,但是法院不会判的太离谱,不会过于高于实际损失,一般不会超过一个突破人心理底线的数额。 杜康:相对补偿金是不对等的。比如一个人的月薪4万,30%的补偿金是12000元,但是违约金的基数是年包,加入了奖金、期权等收入后,年包可能是100万,5倍赔偿就是500万。 镜相工作室:你们见过最离谱的违约金的案例是什么? 崔灿:一个非互联网行业的案子,当事人年薪20万,违约金是10倍年薪,被全额支持,赔200万。 目前来看,互联网行业违约金最高的是5倍年薪,但其他行业更夸张,新能源行业10倍违约金的案例很多。 还有一种是定额违约金,无论职级高低、薪资高低,违约金定额100万、200万,甚至300万。 我遇到过一个极端案例,一位上海某大厂的员工被索赔两倍年薪。他很年轻,相当于P5级别的一个员工,没什么储蓄;父亲做生意失败,欠了高额债务;母亲得了很严重的心脏疾病,手术费需要一大笔钱。 后面就变成了两难,赔偿违约金和救他母亲的命,二选一。也是因为这么极端,双方和解了。 还有发生在深圳的一个案子,当事人从一个贫困村走出来,刚入职一年,被索赔两倍年薪。他父亲没办法理解,为什么儿子在这么光鲜亮丽的公司工作了一年,还欠了这么多钱?这个案子现在还在诉讼过程中,如果真的判了,他说真的赔不起。 杜康:如果还不了这个钱呢? 崔灿:你就是失信被执行人,就是老赖,坐不了飞机,坐不了D字头的火车,去银行办贷款或者是办理出国手续等,都会受影响,代价非常严重,尤其对于二三十岁的人来说。 被侦探跟踪,被侵犯的隐私 镜相工作室:公司针对被竞业员工的调查手段有哪些? 崔灿:最高频的是偷拍偷录。目前最容易被认定的证据,是你在新公司反复进出5到7天及以上的视频。 还有给员工所在的新公司寄快递,签收后可以作为证据。因为上当的人不多,这个手段比较少见了。 一些公开信息也可以成为证据。一家公司官网发了一张两三百人的团建合照,我的当事人在里面,被看出来了;之前汽车行业某知名公司系统bug,把一些竞业人员直接放到了新入职员工的介绍里。这些都是证据。 还有内鬼,尤其针对高级别的员工,这种方式比较常见。我代理的一个案子中,前司派了一个本行业从业人员入职他所在公司,取证后这个人就离职了。 “钓鱼执法”的也有。一个人从A公司去了B公司,又想回到A公司。前司说,我们知道你在哪,你承认,写个道歉信,就回来吧。当事人把什么都撂了,结果公司把他主动提交的证据提交给了法庭。 更夸张的是鼓励告密。比如联系、沟通、鼓励新公司的员工告密;此外,有些被竞业人员被起诉后,前公司找他谈判,鼓励他告密之前的某个同事去了哪里,或者当他入职新公司后,打听某个人在新公司的花名、部门,以及拍照取证。提供信息后,违约金全减或减一半。 镜相工作室:这些调查手段难免会涉及个人隐私,这些证据都会被采纳吗? 崔灿:只要不涉及个人隐私和新公司的商业秘密,都会认定为有效。 比如偷拍偷录,他拍你在小区等公共场所出入的情况,不拍你进新公司的工位,不拍你开电脑、开会的场景,拍你刷卡进门那一刻。他们会提供专业的报告,其中有一部分是法律分析,论述证据是符合证据规则的。 当然,我觉得法院有一个论述是非常合理的,有一位法官和我说,劳动者采用了很多规避方式,如果这些不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采纳,用人单位到底咋证明呢?总不能让劳动者亲口承认吧? 我觉得法官说的有道理,但我仍然会怀疑,我的当事人从A城市到了B城市,新租的房子,才住了一个月,调查报告精确到他住哪个小区、哪栋楼,他们到底是咋知道他住这里的?提交的证据是合法的,但获得这个证据的方式是否合法? 镜相工作室:被竞业的员工有哪些反调查的办法? 崔灿:第三方社保是最常见的方式。但现在有一种情况,P8、P9及以上的高级别员工可以将社保缴在第三方公司;但P5、P6级别的员工只能在新公司缴纳。 在竞对公司缴社保跟裸奔没什么区别,只是前公司想不想搞你的问题,比视频证据严重得多,你没有任何辩驳空间。 常见的反调查方式还有化名、戴口罩和墨镜、更换手机号,不去公司上班,就在公司旁边的咖啡店工作。 还有就是把前司所有的APP全部卸载。这反过来可以推断出,互联网大厂的信息调取能力是很可怕的。我之前遇到一个案例,当事人去某地出差,打车快到目的地,发现有人蹲守拍他。为什么侦探人员知道他要在哪里下车? 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避手段,但没有百分百成功的。唯一成功几率很大的方式是居家办公,但这种待遇只适用于高级别人员。 镜相工作室:一些公司出于业务的发展需要,一定会从竞对公司挖人,或者默认接收有竞业限制的人进来。公司层面一般怎么帮助这些员工反竞业? 杜康:要看级别有多高和位置有多重要。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级别够高,新公司可能帮你承担50%或者部分违约金;如果他的位置足够重要,甚至CEO也会出面去找竞对公司的人通融。 你看,连反竞业都分三六九等。 崔灿:现在公司帮忙承担违约金的门槛越来越高,比如北京某公司,原来接收P8、P9级别的员工就帮承担一定比例,但现在级别要求越来越高。 根据经验,我再提供一个视角,新公司把员工从旧公司挖过来之后,员工被发起仲裁,他们的利益会保持一致吗? 举个例子,一位员工跳槽新公司后,被原公司索赔两倍年薪违约金,后来可以60%的金额和解,新公司帮忙付50%的金额,这位员工觉得可以了,付了钱就自由了。但是新公司不同意,不是钱的问题,只要求他必须二审生效之后才帮付这笔钱。因为我现在如果帮你付了钱,你走了怎么办? 我们知道,这种案子二审生效一般要两年时间,所以这位员工其实又被套上了一层枷锁。 这就是另外一个现状,新公司所提供的帮助有限,甚至利益冲突。 “是否启动在公司,是否和解在公司,是否撤诉在公司,他能不强势吗?” 镜相工作室:公开报道中,公司往往都是很强势的一方,体现在哪些方面? 崔灿:基本上主动权都在公司手中。是否启动在公司,是否和解在公司,是否撤诉在公司,他能不强势吗? 一个员工被启动竞业限制,至少有三步很核心:签竞业协议;是否启动;进入司法程序后,涉及到资源的对抗。这个过程中,双方地位一直是不对等的。 比如说签协议,你没得选。不签不能入职;不签走不了离职流程。 杜康:我是否可以就是不签,同时在系统提离职,按照规定,一个月后自动生效,我也可以离职。 崔灿:法律上是这样的。 但很多时候,大家不想闹得太僵;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不签竞业通知书,原公司不给离职证明。公司这样是违法的,你可以去仲裁,但是公司不会承担特别严重的后果。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其实你入职时就已经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合同里都包含这个协议,离职时签的内容叫做竞业启动通知书,或者生效通知书。 只是通知你,你爱签不签,不签也生效。但有时候有些公司会把通知书的内容,写得比原先签的竞业限制协议的条件苛刻得多,比如原来规定2倍违约金,离职时提高到了5倍,这种时候肯定不能轻易签。 至于进入司法程序后,双方资源的悬殊,更显而易见了。 镜相工作室:公司启动竞业限制的标准是什么? 崔灿:我觉得有两个大的标准。一个是级别,很多大厂的规则是,无论是哪个部门的员工,只要超过一定级别,就启动竞业;第二是部门,公司有一个核心部门,这个部门员工无论级别高低都要启动竞业。 当然,每家公司都会有具体的细化的规则,有的规则甚至写了几万字,详细到每一步到底该怎么判断和设置。 杜康:从我接触的案例和感受来看,我觉得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 如果真要说标准,第一个是和领导的关系好不好?这会影响到离职是否会被启动竞业,以及你的竞业会不会被取消。第二个标准,你是否是老板身边核心的那个人?比如你永远是做得最好的,老板非常看重你,100%是开竞业的。这个时候,竞业协议会成为挽留或管理员工的一种手段。 镜相工作室:进入司法程序后,关于双方不平等的情况,可以举个例子吗? 崔灿:我感触最深的,是公司的地理优势。 竞业限制案件的管辖原则是归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管,各家大厂基本都是主场作战,这也是所谓“南山必胜客”的由来。 我并不是说公司会和司法机关有不正当往来,不会,至少我代理的所有案件是没有的,但是他们对仲裁员、法官确实更加了解,他们有更多的沟通渠道,更容易表达意见。 地理限制还会显著增加劳动者的成本,如果一个人换公司后换了城市,无论从心理还是实际支出上,都会受到影响。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某大厂所在地开庭,找了很久才到,对方的律师说,仅仅去年,他来了30多次,我感觉他像回家一样。尽管我做了充足准备,但我还是有缩着的感觉。 作为一名专业律师尚且如此,有些劳动者是自己打官司,他甚至对司法流程都不熟悉,可以想见他的体验了。 总之,竞业限制案件中,劳动者没什么主动权,这种不平等本质上源于附属性,普通员工对公司有经济和人身附属性,没办法。只有当一个人级别特别高的时候,才有能力和大公司掰掰手腕。 内卷,是竞业异化的根源之一 镜相工作室:请介绍一下竞业协议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崔灿:竞业协议诞生于11世纪,初衷和核心目的是保护公司商业秘密。2008年,竞业限制规定出现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它到现在也才17年的历史,是很年轻的。 刚开始,它运用的情形并不多,经济在快速发展,没有人在乎这件事。 公开报道显示,在目前可查询到的判决中,2011年仅2例,2016年为132例。按照北京一中院公布的数据,自2020年至2025年6月,该院审结涉竞业限制劳动争议案件432件,占同期劳动争议案件量的3.72%,比2014年到2019年增长了一倍。 3.72%是个什么概念?每100个劳动案件中大概有4件是竞业限制案件,这个比例挺吓人的。 从个人感受来说,大概在2021年和2022年,互联网行业的竞业限制案件开始出现爆发趋势。 杜康:和我的感受差不多。我从2018年开始做猎头,之前都还好,但这两年总会听到某个人被竞业了。 更具体的感受是,从2024年开始,各大厂开始疯狂开启竞业。竞业条件也变得更严苛,比如说之前可能现金竞业半年,现在变成现金竞业一年,之前期权竞业一年,现在变成两年。 这两年,各大厂业务越来越同质化,比如淘宝做了看短视频的逛逛,字节开始做电商,京东开始做外卖,大家在抢的是同一波流量,同一波用户,同一波人才。 镜相工作室:崔律师刚入行时,客户是公司,从过往经验看,公司的视角和诉求是什么? 崔灿:我觉得这也是竞业限制异化的一种表现。之前,公司确实是怕商业秘密泄露,核心诉求是让某位员工从跳槽去的公司离职,或者让他害怕,不要干出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 现在大部分公司的竞业限制已经制度化,量化为KPI,甚至成为一种创收的手段。 我有很多同学在大厂法务部,有时候会提到业绩还不错。我听到竞业限制和业绩还不错连在一起,就觉得很荒谬。 镜相工作室:根据两位的经验,哪家互联网公司涉及到的竞业限制案件最多? 崔灿:去年,可能是杭州某大厂和上海某大厂多一些,今年受外卖大战的影响,这几家多一些。 杜康:当属大海某大厂。 镜相工作室:两位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位负责竞业相关工作的员工,离职时也被竞业了? 杜康:有,很正常的情况。就像负责裁员的HR,最后走的人也是他自己。 崔灿:某大厂一位负责抓竞业的员工,离职后,出于各种原因入职了竞对,很快被竞业。他说,之前还创新了一些抓人的技巧,后来用到了自己身上。 这个画面很讽刺,砍别人的刀最终落在自己身上。 “多输的局面,没有赢家” 镜相工作室:竞业限制异化后,导致的问题是什么? 崔灿:主体泛滥,补偿金标准过低或者不明确,违约金没有上限的规定,这是竞业限制本身三个最大的问题。 它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它没办法发挥本来的作用,掌握商业秘密的高级别员工有很多手段逃避;真正被竞业的人大多是不掌握商业秘密的基层员工,违背了竞业协议的初衷;第二,违背了促进人才有序流动这个大原则,不利于行业整体发展和繁荣。 杜康:有的时候会变成私人泄愤的工具。比如和领导关系不好,他会利用职权启动竞业。 还造成了普通人精神上的压力。竞业协议已经成为很多人跳槽时的绊脚石,或者说它变成了你往前迈进一步时顾虑、恐惧的东西。 损害了大家自由流动的权利,造成了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让人挺心寒的。 崔灿:一个多输的局面,没有赢家。 镜相工作室:在平衡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方面,有哪家公司做得比较好? 杜康:小红书不就取消竞业限制了吗?但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跟进,通过这件事也能看出,公司还是会焦虑、恐惧,害怕好的人才真的会带走有价值的信息或机密。 其实真正好的人才,待得很舒服,公司发展好,有选择权,反而不会离开;当感受到压迫,大家才产生离开的念头。 现在我们90后都在逃离互联网,很多00后也不愿意入职互联网公司。一辈子就活几十年,不如把每一天活得开开心心,我经常劝我的候选人,人生不仅只有在大厂P5升P6、升P7、P8这样一种选择。 镜相工作室:没有一家大厂跟进,是否可以理解为,至少在目前阶段,还没有足够良性的商业土壤或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 杜康:我觉得是没有的,但我觉得再过几年,加上互联网从业人员没有那么多了,竞业协议会取消或更完善。 崔灿:我觉得应该把能够替代竞业限制的制度完善,比如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和商业秘密泄密制度。 美国的加州没有竞业限制,是因为它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非常完善,跳槽后一旦泄密,处罚非常重,甚至要被关进去。 咱们目前商业秘密泄密的取证确实有点难度,但一直在慢慢完善,可以保持期待。 镜相工作室:推动或者完善法律制度,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果想完善竞业协议本身,最现实可行的方法是什么? 崔灿:提高补偿金,同时给违约金设置上限。一个是增加用人单位的成本,一个是减少用人单位的收益。 比如支付不低于50%的赔偿金,甚至就按规定支付30%的赔偿金,已经会让很多公司肉疼;违约金不得超过年薪的一倍或两倍,或不能超过已收取补偿金的3倍。 各家公司就没有动力去做这件事了。 还有,去发声、去讨论,当这些声音和故事汇聚到一起,意义挺大的。 镜相工作室:从现实可行的角度,关于竞业限制,对普通人有什么建议吗? 杜康:和你的领导一定要搞好关系。 这是我作为猎头会和每个候选人都说的话,走得越温和越好,一旦闹僵,你很难确保他会不会把竞业协议当成一个泄私愤的工具;我还遇到过很多案例,因为和领导关系好,被起诉后又撤诉了。 从我的视角再提供一个观察,我们聊了很多被竞业限制的个体案例,有些悲观了。在我的视角里,人员每天是在流动的。作为一个从业七年的猎头,我每年会运作几百人,去年,只有4个人被启动竞业,已经是最多的一年。这4个人,其实最后都没有被真正索赔。 所以,我想说的是,这件事发生在个体身上,是一个足够沉重的结果;但我们也要看到概率,别把大家吓到。 崔灿:从法律的视角,一定要把协议看清楚。 你没办法选择签与不签,但你得把签了什么东西看清楚。这个听着跟废话一样,但很多来找我的人,他真的连签了什么内容、竞业名单、股权激励的内容都搞不清楚。 镜相工作室:听下来,法律之外还是有些建议,法律范围之内,可以理解为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崔灿:那当然,法律不因主观意志而转移。但我是持乐观态度的,竞业限制滥用的问题会越收越紧,我有这个信心。 比如前段时间,最高法发布了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其中提到了竞业协议相关内容。包括竞业协议和竞业限制对非涉密员工无效等。 我觉得影响挺大的,有可能改变竞业限制案件的一些核心规则。 我之前代理的案件,各家大厂提交一个保密协议,证明他的薪资较高,基本上都会被认定是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但最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后,一位法官就要求公司证明员工到底接触了哪些商业秘密,以及和去了竞对公司有什么关系?我一下就感受到区别了。 前几天,人社部办公厅印发《企业实施竞业限制合规指引》,为商业秘密定了性,同时明确了经济补偿和违约金标准,在竞业限制范围等方面也立了规矩,对竞业限制领域和就业市场都会有积极影响。 参考资料: 晚点LatePost,《竞业协议下沉时代》 晚点LatePost,《调查|全网通缉前员工的互联网大公司们》 央视网,《月薪3500元的保安,跳槽要赔20万违约金?》 中国青年报,《别让“竞业”扩大化》 凤凰网,《被“竞业”一夜返贫,困在百万违约金里的打工人》 上观新闻,《竞业协议变“禁业协议”,最高法出手了丨上观时评》 央视新闻,《最高法:竞业协议对非涉密员工无效》 晚点LatePost,《被竞业之后,把工资加倍还给前公司的人》 上观新闻,《深度|徘徊在合法与合理之间:六问竞业限制协议的“双重困境”》 IT时报,《竞业协议“围猎”大厂基层打工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银行免费短信正在消失 业内:成本控制与数字服务升级的必然选择
6880
“证券教父”管金生去世:曾折戟“327国债” 69岁再创业
5694
从路灯到芯片!时空科技拟收购存储大厂嘉合劲威控股权,四年累亏7亿元谋转型
9652
刚遭法院强平,科恒股份股东万国江拟再减持不超276万股,或套现近4000万元
9616
晨会观点速递:10月成长占优有望延续,关注景气行业
4733
违反预付卡业务管理规定,南京市市民卡支付被罚8.5万元
5978
深圳机场今年通关突破500万
2996
东海基金副总离任
7917
果麦文化应声跌停
1802
上证指数时隔10年再上3900点
9999
9月份私募调研 青睐电子和机械
2275
保利发展卖房居首
8108
深圳市龙岗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关于平湖街道鹅公岭社区居住片区等5个城市更新单元计划调整的补充公告
3913
十五运1522米深海采“源火”
4981
光明双节接待游客逾70万
1383
“Amazing龙华”火出圈
6935
深图成为文化打卡热门地
3051
东鹏饮料赴港IPO
8865
深圳假日经济为何“旺丁更旺财”
5733
深圳消费活力领跑粤港澳大湾区
7866
中海地产拿地第一
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