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最牛”的长沙银行,也到了必须“换活法”的时候
吃瓜电子官网最新热点:湖南“最牛”的长沙银行,也到了必须“换活法”的时候
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8039
文 | 外参财观 文 | 外参财观 在区域银行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作为湖南省城商行“领头羊”的长沙银行,在2025年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营收微增、利润承压的成绩单。财报显示,2025年1–6月,长沙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32.49亿元,同比增长仅1.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21亿元,同比增长2.83%。尽管资产规模突破万亿,达1.1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2%,但营收增速已连续多个季度在低位徘徊,远低于2021–2023年平均双位数增长的水平。 对比同期湖南银行营业收入89.34亿元、同比增长4.12%,以及三湘银行依托科技赋能、营收增速达8.5%的表现,长沙银行的这份“成绩单”显得成色不足。在湖南农商行系统内规模居首的长沙农商行,虽未上市,但凭借深耕县域、存款成本低的优势,净息差长期稳定在2.5%以上,盈利能力不容小觑。 摆在长沙银行新一届董事会面前的,不仅是同业追赶、利润空间收窄的挑战,更是区域经济转型、信贷需求分化、资产质量承压的多重考验。 增速“失速”问题? 今年上半年长沙银行的营收增速有所放缓,一是利息收入的空间被压缩了,二是中间业务没太大起色,另外部分贷款的投放进度也比预期慢了一些。 不过客观来看,公司在一些关键指标上表现还是挺稳的。到今年6月底,不良贷款率是1.16%,跟年初基本持平;拨备覆盖率则保持在309.42%的高位,明显超出行业平均水平,应对风险的能力仍然比较充足。还有一个亮点是存款,总额突破了8200亿元,比年初增长超过9%,而且低成本存款的比例在提升,负债结构其实是在优化的。 但深层次的问题也在慢慢浮现。最明显的就是净息差,上半年只有1.81%,比去年同期又降了12个基点,这已经是连续多个季度往下走了。虽然银行也在努力调整贷款结构、控制负债成本,可整个市场利率在走低,企业信贷需求又不够旺,想稳住息差确实非常困难。 更关键的是,长沙银行的业务结构还是太依赖对公贷款和地方政府相关业务。到6月末,对公贷款占总贷款比例超过65%,而这里面又有近一半投向了基建、房地产和它们的上下游产业链。这类业务虽然单笔金额大、风控也相对成熟,但随着地方债务化解和“房住不炒”政策的推进,长期增长空间会受到限制,而且容易受到单个行业波动的影响。 另一边,零售金融虽然是战略重点,但上半年零售贷款只增长了5.8%,增速还不如对公;零售业务对营收的贡献也仍然低于30%。不管是信用卡、消费贷还是按揭,都面临湖南本地银行、农商行,还有互联网平台的激烈竞争。 中间业务算是一个明显的短板。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11.52亿元,还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2%。在财富管理、投行、交易银行这些高附加值领域,长沙银行和全国性股份制银行比,产品力有差距;跟三湘银行这类本土机构比,科技响应速度又不够快,导致中收增长一直没什么起色。 竞争与转型的双重挤压 今年5月21日,长沙银行召开股东大会,完成董事会换届选举,赵小中再次当选为董事长。新一届董事会由原来的10席扩容至11席,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1名董事长+1名执行董事+1名职工董事+4名股东董事+4名独立董事”的新格局。 展开全文 摆在面前的不仅是管理层的交接,更是一场战略转型的双重考验。既要守住前任依靠政商关系和网点规模打下的基础,继续保持在存贷款市场上的份额;又要加快补齐业务结构和数字化转型的短板,推动一场真正深入的市场化改革。 从最近的动作来看,长沙银行确实在努力寻求改变。比如加大了科技投入,优化手机银行APP的功能;也开始试水财富管理业务,推出更多净值型理财产品。同时,银行还提出要聚焦“湖南主战场”,推进“县域金融”和“智慧金融”战略,希望在本土市场挖掘更多潜力。 不过,目前这些转型举措看起来还是“雷声大、雨点小”。零售业务的占比提升不明显,财富管理也还没形成有影响力的品牌;“智慧金融”虽然听起来前景不错,但要真正形成规模化和差异化竞争力,仍需时间。更关键的是,长沙银行似乎还没找到一条能兼顾对公业务传统优势和零售、中间业务发展的平衡路径。战略上常常在“固守传统”和“被动追热点”之间摇摆,影响了实际效果。 长沙银行目前最大的底气,仍然来自于它在湖南省内,尤其是长沙地区广泛的网点覆盖和深厚的政企关系。这些资源确实为它构筑了一道护城河。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区域优势和关系壁垒并不是永久不变的,特别是在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异地银行加速渗透、金融科技公司不断涌入的今天。 湖南银行、长沙农商行、三湘银行等本地对手,也正在各自擅长的领域持续发力。湖南银行凭借合并后的规模效应和更均衡的网点布局,对公业务做得扎实;长沙农商行则靠贴近社区、服务小微的灵活机制,形成了独特的本土竞争力;三湘银行则专注于产业数字金融,在供应链和科技赋能方面走出了一条差异化路线。尽管长沙银行目前的区域龙头地位依然稳固,但领先优势确实正在被逐渐追赶。 长沙银行如何破局? 整体来看,长沙银行的基本盘依然稳固,不仅资产规模突破万亿、网点遍布全省,而且在政府资源和品牌认知方面具备深厚基础。不过,眼下区域经济增长有所放缓,金融脱媒趋势加剧,利差也在持续收窄,这些外部变化都给银行的增长带来了现实压力,转型已经非常迫切。 对公业务方面,不能只靠规模扩张,必须转向“结构优化”。一方面要继续稳住政府平台、基建这类传统业务,另一方面也要加快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金融等新兴领域的信贷投入。虽然今年上半年科技贷款增长了28%,绿色贷款增长了35%,增速确实亮眼,但目前这两块加起来占对公贷款的比例还不到15%,基数仍然偏低。接下来怎么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做好平衡,特别是针对新经济企业建立有效的风控模型,是银行必须解决的现实课题。 零售金融是银行必须攻克的“第二增长曲线”。目前零售存款占比已经超过40%,但零售贷款的比例仍然不高。下一步的重点应该放在个人经营贷、消费贷和财富管理这三大板块。尤其是财富管理,长沙银行客户数量虽然庞大,但管理的客户资产规模与招商银行、平安银行等领先同行相比还有明显差距。要补齐这块短板,就需要加快搭建开放式的产品平台,提升自身的投研和资产配置能力。 最后,资产质量是银行的生命线。尽管目前不良率总体稳定,但关注类贷款占比已升至2.85%,比年初略有上升;同时,房地产行业贷款的不良率也达到了2.31%,后续风险仍需警惕。在经济下行的阶段,能否做到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非常考验整个银行的风控能力和应对定力。 结语: 当下的长沙银行,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一边是过去依赖的“规模扩张”老路,另一边则是面向未来的“价值驱动”新路。继续走老路,或许还能维持一段时间规模上的体面,但增长的潜力和市场的认可度,恐怕会越来越低;而选择新路,虽然挑战重重,却是一条通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经过多年发展,长沙银行已经成为湖南金融业的一张名片。如今,以赵小中为核心的管理团队需要认真思考的是:如何让这面规模领先的旗帜,进一步转变为一个更有活力、更善创新、更具竞争力的现代金融服务集团。 没有哪家银行能仅靠单一优势实现长青。长沙银行并不缺网点、不缺客户基础,更不缺地方政府的支持;它真正需要的,是一场深刻的战略重塑,从一家靠规模取胜的“大银行”,进化成一家靠价值引领的“好银行”。只有完成这场蜕变,才能在未来多变的环境中行稳致远,真正从“湖南的银行”,升级为整个银行业中“代表湖南水准的标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北京市: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
天津市:市辖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井陉县、正定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
唐山市:(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曹妃甸区、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唐山市汉沽管理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遵化市、迁安市、滦州市)
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卢龙县、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
邯郸市:(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肥乡区、永年区、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冀南新区、武安市)
邢台市:(襄都区、信都区、任泽区、南和区、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南宫市、沙河市)
保定市:(竞秀区、莲池区、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涞水县、阜平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白沟新城、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
张家口市:(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区、崇礼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
承德市:(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泉市)
沧州市:(新华区、运河区、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沧州经济开发区、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沧州渤海新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
文 | 财能圈 文 | 财能圈 10月10日晚,娃哈哈集团确认了宗馥莉辞去法人代表、董事及董事长职务的消息,距其2024年8月正式接任董事长职务仅过去14个月。这并不是这位“饮料公主”第一次辞职,这已是宗馥莉一年内第二次提出辞职。 据界面新闻报道显示,宗馥莉的辞职申请已于9月12日提交,并通过了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 与2024年7月那次“以退为进”的辞职不同,此次她退得彻底,办公室的灯真的灭了,没有反击宣言,更没有股东挽留。 告别娃哈哈:一场早已注定的离别 宗馥莉首次辞职发生在2024年7月,距离宗庆后2月25日逝世不足150天。当时,宗馥莉在《致娃哈哈集团全体员工的函》中直言,杭州市上城区政府及部分股东对其经营管理的质疑,致其无法继续履职。 这场辞职风波在当年8月迎来反转,宗馥莉非但没有离开,反而接替宗庆后出任娃哈哈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完成名义上的权力交接。 相较首次“被迫离场”的离任,此次辞职则更为彻底。从“暂时离任”到“彻底退出”,一年间的两次辞职,折射出娃哈哈复杂股权格局下宗馥莉已无力掌控大局。 宗馥莉的辞职实为多重矛盾长期积累的必然结果,其内部困局主要源于三方面。 最直接的导火索是遗产诉讼困局。2025年7月,宗庆后三名非婚生子女以存在家族信托承诺为由,在香港与杭州同步提起诉讼,要求分割价值21亿美元的信托资产及娃哈哈29.4%股权。 尽管娃哈哈官方声称此为家族内部事务,但香港高院于9月26日驳回宗馥莉上诉请求,维持资产冻结禁令。18亿美元资金流动性受限直接冲击企业战略布局。 更棘手的是,这场纠纷暴露了宗庆后生前未厘清的股权传承漏洞,其预留的股权安排既未公证也未完成法律确权,为继任者埋下致命隐患。 股权结构的先天缺陷使宗馥莉陷入“有名无实”的困境。国资持股比例远超宗馥莉个人,而职工持股会背后则是追随宗庆后数十年的老臣群体。这种“混合控股+国资参与”的股权架构,令宗馥莉的每项改革都遭遇双重掣肘。 2025年初,她拟将估值911亿元的387件核心商标转至自有控股公司,因国资方质疑“涉嫌国有资产流失”被迫终止。推进生产线自动化升级时,又因职工持股会担忧影响就业而受阻。控制权与决策权的根本错位,注定其改革举步维艰。 内部改革引发的利益版图重构加速了离职进程。接任后,宗馥莉的系列举措直指娃哈哈沉疴,关停数十家弱关联分公司及低效生产线,清退年销售额过低的中小经销商。 这些本意为优化结构的举措,却撼动了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被关停企业多与家族关联方有染,清退经销商瓦解了宗庆后时代的“人情利益体”,管理层换血更令元老寝食难安。 展开全文 另立门户:宗馥莉的“战略性退却” 娃哈哈的股权结构自校企改制以来便十分复杂。公司的股权由三方持有:杭州上城区持股46%,宗庆后生前持股29.4%,公司基层工会持股24.6%。 这种“三国鼎立”的格局,使得任何重大决策都需多方博弈。国资代表往往更关注政策合规与稳定,职工持股会则倾向于维护既得利益与就业保障,宗馥莉所代表的创新与变革诉求在缺乏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下,极易陷入僵局。 宗馥莉的彻底退出,与其说是失败,不如解读为在既定框架内无法破局后的主动切割。 事实上,宗馥莉辞职前已修好“后路”,早已开始布局自己的“体外版图”,其控股的宏胜集团,在2025年年初就注册了“娃小宗”等46枚全品类商标,宗馥莉的“后娃哈哈”布局早已悄然展开。该公司旗下已陆续整合了她在饮料、包装、营销等领域的多个关联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宏胜优品旗下的饮料品牌“KellyOne”在高端水及定制化饮品市场表现亮眼,与娃哈哈的传统产品线形成了差异化竞争。 宗馥莉的宏胜系公司9月披露的文件显示,其已启动品牌切换预案,2026年起将全面启用“娃小宗”品牌替代原有商标。这种“体外孵化新品牌”的操作,既是对商标使用权受限的被动应对,也暗含着脱离旧体系束缚的战略考量。 宗馥莉的“战略性退却”或许不是败局,而是另一种开始。她手中握有的宏胜饮料集团已成为宗馥莉的新阵地,这里没有国资股东的掣肘,没有商标使用权的争议,也没有老臣的牵制。宏胜集团这一“体外帝国”,年营收超100亿的体量足以支撑“娃小宗”的培育。 此次辞职后,宗馥莉将全身心投入新平台的运营,其目标显然是打造一个完全由自己掌控、符合其商业理念的“新王国”。 未来走向:娃哈哈与宗馥莉的双重变局 宗馥莉的困境是中国家族企业传承困境的缩影。第一代企业家多靠“强人治理”和模糊的人情关系维系企业运转,这种模式在草莽创业期成效显著,但却给第二代留下了“接力”难题。即股权架构缺乏法律保障、职业经理人体系未建立、新旧战略难以衔接。 对比方太茅氏父子的“三三制”传承,通过“带三年、帮三年、看三年”的渐进式放权实现平稳过渡,美的何享健引入职业经理人方洪波的“控股不控权”模式,娃哈哈的传承显然缺乏提前规划。 宗庆后生前坚持的“三不原则”(不上市、不融资、不贷款)虽造就了企业早期的稳健,但也使其错失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最佳时机。 对于娃哈哈而言,宗馥莉的离去留下了三大亟待解决的悬念。 其一,接班人选择直接决定企业走向,是从内部老臣中提拔,延续传统经营模式,还是引入外部职业经理人,推动市场化改革,亦或是等待家族矛盾平息后宗馥莉回归,都将影响这家民族企业的命运。 其二,品牌战略面临抉择。继续依赖“娃哈哈”这一国民IP,需平衡各方股东利益以解决商标使用权问题,若重新选择其他品牌,则要突破消费者情感壁垒和农夫山泉等巨头的围剿。 其三,经销商与员工信心的重建迫在眉睫,2025年销量已降至去年同期的80%,如何修复渠道关系、化解老员工不满,是维持企业基本盘的关键。 宗馥莉的辞职,标志着娃哈哈正式步入“后宗时代”,这也将同时重塑娃哈哈的发展轨迹与行业格局。对宗馥莉而言,这或许是卸下重担的开始,离开娃哈哈的围城,或许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上海嘿小喽酒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9426
上海十二玥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3253
上海瑄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5804
上海群得利实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1937
上海晨耀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9263
上海享茄商贸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7672
上海汪结文体用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7972
上海虹盛信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1175
上海禾弦韵乐器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7332
上海顺陆达轮胎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9357
上海善水润厨餐饮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8497
上海名魔路亚渔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1547
上海丫丫乎箱包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7615
上海热小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3937
上海顶婕箱包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5352
上海一生壹世鲜花礼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9703
上海申宏数科电器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万人民币
6932
上海帅帅时光理发用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1683
上海安启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9438
上海富源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6145
上海安仪通电器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