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调研:特色美食是核心吸引力之一 近五成人“为吃赴一城”
吃瓜电子官网最新热点:京东调研:特色美食是核心吸引力之一 近五成人“为吃赴一城”
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5054
目前,越来越多人开始把目光转向小城 ,这个十一假期,有人打算😆到浙江临海赶早市抢海苔饼,有人计划去甘肃天水炫一碗地道麻辣烫🚀……“小城游”为何能悄悄成为假期出行的“新偏爱”?人们去小城😁究竟想找什么? 为了解大家对“小城”的期待,近日,京东😊消费及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京洞察发起调研,与1000位消费者深🙄度对话,从出行意愿、核心动因到体验偏好,全方位还原“小城游”🌟背后的需求变迁。调研结果显示: 超半数人十一假期计划“😅游小城”,超六成人想要找到人间清净。调研显示,54.2%的受😴访者在2025年十一假期有 “游小城” 计划,他们的核心诉求😜是寻找 “人间清净”,63.9%的小城游客表示,选择小城是想😀要“避开人流”,认为小城“更清净”;50.5%的人觉得在小城😴,能“静赏”自然景观;还有40.8%的人去小城是为了“沉浸生🎉活,找回烟火气”。 近五成人认为去小城可以“慢下来”,🌟更好的掌控旅行节奏。根据调研,有49.7%的受访者选择小城是👍想要短暂远离城市的快节奏,可以让自己慢下来;45.1%的人认🤩为小城旅行更容易“节奏自由”。 逛菜场、赶早市是小城游😁特色风景线,54.2%的人偏爱小城“烟火气”。调研结果显示,😎54.2%的受访者喜欢去原生态古镇、古村落走走,不赶时间就停❤️在那里放空自己,“看街头烟火”;43.6%的人会专门为“逛菜😜场、赶早市”奔赴一座小城,回归最朴素的生活烟火气。 近🤩五成人拒绝做“流水线游客”,去小城就要“融入日常”。调研中,😀46.2%的受访者明确拒绝做“流水线游客”,32.6%的人希😂望在小城体验民俗,要参与,不只是看,小城游客想要做“小城临时😆居民”,而非“路过游客”。 近五成人会“为吃赴一城”,👍超四成人追“季节限定景色”。调研显示,64.7%的人选小城会😉先看“美食特色”,59.2%的人去小城先尝“本地美食”,47🤗.2%的人表示会“为吃赴一城”。与此同时,43.9%的人会为😢看“季节限定景色”专门出发,35.4%的人因季节限定景色开始😅了解一座小城。 超半数人十一出行锁定小城,既要“找清净😡”,还要“慢下来” “今年要去云南建水,体验一下坐着米😅轨小火车看稻田,尝一尝用玉米粒计数的烤豆腐,要清净有清净,要🤯生活气有生活气,这才是旅行该有的样子。” 调研中,类似❤️的反馈印证了“小城游”的热度,54.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今👏年十一假期有“小城游”计划,来一场寻找“人间清净”的旅程是核😡心驱动因素,63.9%小城游客的首要诉求是“避开人流”,拒绝🚀“在热门景区看人头”,他们看重“小城游客少、体验更清净”,5😘0.5%的人觉的在小城,能“静赏”自然景观,“山林徒步能听到😘虫鸣鸟叫,不会被打断沉浸式感受”,43%的人表示:小城是“清😉净式旅游”,大城市是“热闹多元氛围”。 短暂离开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为一份“低干扰体验”而奔赴小城,静静等一场云海🔥、慢慢逛一条老街。 47.5%的受访者表示,小城能让自😊己“慢下来”,在古树下坐着看会儿老人下棋,心里就很舒服,不止😉“放松”,更觉得找回了生活节奏。45.1%的人认为小城旅行节😁奏更“自主”,无需被固定攻略束缚,这满足了他们对“自身精神掌🤗控感”的渴求;40.8%的受访者去小城追求“沉浸生活”,他们😆不想做“路过式游客”,更想成为小城的“临时居民”;38.3%🤔的人为了“治愈内卷”前往小城,在他们看来,小城是“去班味”的😴能量补给站,可以提供一个“暂时逃离快节奏职场和生活”的出口,🙄让人充分放松、舒适充电。 展开全文 “消费友好”❤️也增加了小城的吸引力,49.7%的受访者提到,小城的“高性价😀比”精准踩中需求,调研中,对于十一假期小城旅行的预算规划,“🤗2001-5000元”是主流选择,超半数受访者认为中等预算更😊合理,大部分小城游客注重“性价比与体验的平衡”,另有17.9😊%的人选择经济型的“2000元以内”预算,在大多数学生、年轻😘群体或短途旅行中比较常见。 除此之外,拍照不千篇一律(🙄34.3%)、远离流水线旅拍(32.4%)、自我态度表达(2🥳5.2%)也是大家选择“小城游”的原因。 超半数人偏爱😎小城“烟火气”,不做“流水线游客”,要“融入日常” “😆烟火气”是小城最打动人心的特质之一,本次调研显示,48.4%💯的人表示,“够意思”的民宿老板带着“逛早市”是自己在小城获得🙄的“好体验”,43.6%的人会专门为“烟火气”去一座小城,比😅如去云南建水的西门菜市蹲烤豆腐、去浙江临海的紫阳街早市抢海苔🙄饼,感受最真实的本地生活。菜市、早市这些小城日常,是在高效运😎转的一线城市生活中难得见到的“人间烟火”,是游客眼中不能错过😴的“独特风景”。 沾露带泥的一捆捆青菜、泡沫箱里鲫鱼乱😀跳溅起的水花、转角冒着白汽的包子铺……排队的阿姨们聊着“今天👍的萝卜干脆得很”,提着菜兜子的大爷蹲在路边,和卖豆腐的老伙计🌟说着前一天的国际新闻,松弛的对话和交错的菜摊、早餐摊,藏着“👏烟火气”的踏实感,每一处都透着“日子本该这样”的鲜活。 💯 “平时上班8点起床像是酷刑,闹钟响四五遍还挪不动窝,可去逛🤩小城的早市,6点半就已经跟着人流往巷子里钻了,”回忆起上一次😢在临海赶早市的情形,在互联网大厂做运营的佳佳说到,不用赶打卡🙌、不用想工作,就爱听大爷大妈讨价还价、摊主吆喝揽客的声响。 🥳 调研数据显示,54.2%的受访者去到小城,喜欢去原生态😍古镇、古村落走走,不赶时间就放空自己,看看大爷下棋、听听大妈🙌们聊天,感受“街头烟火”;有29.2%的人就是被“烟火气”吸🤯引,才首次关注到一座小城。去小城的朋友们,46.2%的人明确❤️拒绝做“流水线游客”,32.6%的人表示希望在小城体验民俗,👏要“能亲手参与,不只是看”的那种;36.8%的人想要有能互动😘的“小众文化体验”,如看皮影戏、学打糍粑。 寻味“烟火🙌”的“小城游客”们更愿意从“旁观式”的旅行转向“融入日常”的😢独特体验,成为“小城临时居民”。 而谈及去小城的“加分🤩项”,46.5%的受访者觉得是实在的文化体验,非遗师傅手把手⭐教学,做完的东西还能带走当伴手礼,非遗从橱窗里的展品变成了小💯城游客可参与、可带走的生活印记;40.7%的人表示在小城的“😜好体验”是能触摸到“生活质感”,比如清晨听到的方言叫卖、傍晚🤗看到的炊烟袅袅,都像暂时“活在小城”而非“路过”;另有40%😅的人认为,“融入生活”的体验是去小城旅行和去热门大城市核心区❤️别。 近五成人会“为吃赴一城”,超四成人去追“季节限定🤔景” “没去甘肃天水之前,刷到天水麻辣烫的探店视频就挪🤗不开眼,到了之后连吃三顿,还买了底料回家。”小城的 “吸引力🚀密码” 集中在 “不可复制的在地元素”,其中,小城美食,是驱🙄动人们出发的第一动力,也是大家抵达后最难忘的核心体验。 😉 根据调研,64.7%的人挑选小城时,会把“美食特色”放在首😢位,要找老字号小吃、应季新鲜食材,还得是“本地人常去的店”,😉坚决避开“专为游客设的网红餐厅”;59.2%的人刚到小城,第🚀一件事就是钻进街头巷尾寻“本地味道”,可能是巷口摆摊的豆腐脑🌟,也可能是社区里开了几十年的面馆;47.2%的受访者直言“抵❤️不住美食诱惑”,会专门为一口吃的奔赴一座城;38.6%的人称😎自己是看到“美食探店视频”才第一次关注到这座小城。因为一碗麻🎉辣烫、一份烧饵块,小城成了“心之向往”。 民以食为天,💯游以食为先。美食不仅是小城“出圈”的第一流量入口,更是一座小😁城最“有烟火气的特产”,它藏着当地的气候、物产与生活习惯,是🤯能记一辈子的“味觉记忆”。对于游客来说,尝一口小城美食,就像🤯与这座城握了次手。 在谈及“发掘或者被分享了哪些有意思😜的‘小城特产’”时,50.6%的受访者首选“一口出圈的‘城市😍味道’”,比如云南的现烤鲜花饼、丽水畲族的乌米饭;47.1%🌟选择“季节限定的水果”,比如贵州八月瓜、山东烟台的大樱桃、陕🥳西的火晶柿子;而有26%的人表示自己会被“小城特产”吸引去了😊解一座小城,比如因新疆阿克苏的“糖包子”无花果,记住这座边疆😆小城;因福建武夷山的岩茶,萌生去茶山走走的念头。 “尝😡过还能带走”的便利,让这份“味觉记忆”有了延续性。调研显示,👏旅行中遇到心仪的“小城特产”,57.8%的人会直接通过京东等😢电商平台下单,不用拎着沉甸甸的行李赶路;42.3%的人日常也🥳会在京东“特产馆”回购,哪怕不在小城,也能通过一口味道重温旅😡行时光。如今,“旅行尝鲜、电商下单”早已不是新鲜事,而是越来🤔越多人的“常规操作”。 除了美食,限定景色、特色建筑、😢人文民俗,也是小城勾人的魅力所在。调研显示,43.9%的人会🤗为“季节限定景色”踏上小城之旅,比如云南沙溪的春季油菜花海、👏新疆博湖的秋季候鸟,都是“追着季节去”的理由;35.4%的人😡因“季节限定景”对小城心动,如江西婺源的晒秋、西藏林芝的桃花🙌沟,每一处都是“错过就遗憾”的景致;33.8%的人被“很对味😊”的原生态风景吸引,比如广西崇左的喀斯特秘境、内蒙古阿尔山的😆天池林海,用自然的纯粹打动人心。 建筑与人文文化也是出😂行的一大吸引力,46.9%的人会为“特色古建筑”专门去一座小🙄城,比如山西应县木塔的巧夺天工、福建土楼的独特形制,都是“别😴处难见”的惊喜;33.2%的人会因“特色建筑”去跟一座陌生小😁城建立联系,比如通过吊脚楼知道贵州雷山县,因为六星街蓝墙小巷😢记住新疆伊宁;32.1%的人因“民俗文化”对小城产生好奇,福😅建泉州的蟳埔“簪花围”、浙江丽水的畲族凤凰装,都藏着鲜活的人😜文故事。 此外,32.3%的人追小众节庆(如四川西昌的❤️彝族火把节),28.1%的人寻独家人文故事(如湖南花垣县的“😂边城”故事),24.9%的人因“戳心地名”出发(如云南漾濞、😅四川稻城), 这些独一无二的元素,共同构成了小城“让人难忘”❤️的理由。 超八成对“小城游”给出正面反馈,浙江丽水成最😉多人私藏“宝藏城市” “小城游”的最大魅力,藏在游客的😎真实反馈里。根据调研,超八成用户对小城旅行给出正面评价,64🙄.7%的人表示“符合心理预期,值得推荐”,23.7%的人直言😴“超惊喜,比预期好太多,可能会再去”;这份认可也转化为更多人👏的出行意愿,82.2%的受访者明确表示,未来一年有小城旅行计🙌划。 从目的地偏好来看,新疆伊宁(42.3%)、广西阳🤯朔(34.8%)、江西婺源(31.6%)、内蒙古阿尔山(31👏%)、浙江丽水(30.7%)成为本次调研中受访者最向往的TO🌟P5小城。它们凭借各自鲜明的特色“圈粉”:伊宁的边疆风情里藏🚀着蓝墙小巷与维吾尔族民歌,阳朔的山水间能乘竹筏赏遇龙河风光,👏婺源的晒秋是秋日限定的人文景致,阿尔山四季皆景(春有林海、冬😡有不冻河),丽水的仙都景区则自带“仙侠剧同款”意境。这些“不😊可复制的特质”,让它们从众多小城中脱颖而出,成为假期出行的“😍新宠”。 值得关注的是,本次参与调研的1000名受访者🌟公开的“私藏宝藏城市”名单中,浙江丽水、江西婺源、内蒙古阿尔😀山位列前三。 为了让更多“宝藏城市”被看见,近日,京东🙌旅行启动“宝藏城市”计划,首站就是被誉为“中国生态第一市”的🔥浙江丽水,用户可在京东App搜索“宝藏城市”直达机酒预定、景🔥点门票免费抢专属服务页面。京东旅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借助‘宝🙄藏城市’计划,京东旅行会’包’下一座又一座宝藏目的地,为用户🙄提供全场景优质旅行服务。” 调研显示,70.7%的受访😁者希望“宝藏城市”计划开发更多没被过度挖掘的小众小城,避免“😉小众变网红、清净变拥挤”,同时,更多用户期待平台提供更多的服❤️务,58.3%想要“定制化套餐”,55.7%关注“透明化评价🙄”,52.1%想要更多的“售后保障”。这些需求的核心,是希望🔥“小城游”既能保留“小众感”,又能解决“基础设施短板”,实现🔥“安心”与“特色”的双重满足。 事实上,大家选择“小城😂游”并非短暂的“跟风”,而是对“旅行本质”的重新探索。当人们🔥不再执着于“打卡热门地标”,转而追求“清净感、沉浸感、慢节奏🥳”时,小城恰好提供了这样的空间,在这里,旅行不再是“赶行程、😘拍照片”的流水线操作,而是“吃一碗地道美食、逛一次早市、听一😜段本地故事”的真实体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北京市: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
天津市:市辖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井陉县、正定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
唐山市:(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曹妃甸区、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唐山市汉沽管理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遵化市、迁安市、滦州市)
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卢龙县、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
邯郸市:(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肥乡区、永年区、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冀南新区、武安市)
邢台市:(襄都区、信都区、任泽区、南和区、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南宫市、沙河市)
保定市:(竞秀区、莲池区、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涞水县、阜平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白沟新城、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
张家口市:(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区、崇礼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
承德市:(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泉市)
沧州市:(新华区、运河区、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沧州经济开发区、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沧州渤海新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
文 | 镜相工作室,作者 | 周近屿,编辑丨卢枕 文 | 镜相工作室,作者 | 周近屿,编辑丨卢枕 尽管代理了无数竞业限制案件,律师崔灿一直记得一位女孩的故事。 她30岁出头,此前在杭州某大厂工作,几乎每天凌晨两三点下班。一次,她请假去拍婚纱照,没多久就被公司召回,穿着婚纱跑回去加班。她觉得这样的生活很没有意义,选择了离职。 对竞业限制并无概念的她,入职了竞争对手公司,很快被前公司派的侦探拍到了证据。 当年的大年二十九前后,她因为得了严重的气胸在病床上等待手术时,收到了前司的传票。她被索赔两倍年薪,一百五六十万。 女孩经常半夜痛哭,已经确诊重度抑郁。目前案件在一审过程中。崔灿感叹:一个传票轻飘飘的,其实它重量很大。 近些年,竞业协议争议不断。某种程度上,它在职时是管理手段,离职时可以成为围猎普通人的工具。 崔灿长期代理竞业限制相关的案件,去年从团队独立之后,开始只接劳动者一方的竞业限制案件。我们还请来一位互联网行业资深猎头,一起聊了有关竞业协议存在的七个争议,以及被竞业限制困住的普通人的故事。 我们也会讨论,最高法最新的司法解释,以及人社部最新印发的“竞业限制合规指引”能为行业带来怎样的改变?从公司角度,为什么要求员工签竞业?员工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以下是镜相工作室与律师崔灿、猎头杜康的对话: 被竞业的普遍年轻,没掌握啥商业机密 镜相工作室:被启动竞业限制的群体画像是怎样的? 崔灿:在我接触和代理的案件中,他们普遍年轻,大部分只有20多岁或者30岁左右,超过30岁的人是少数。 这和竞业限制泛滥有关,之前限制的大多是P8以上高级别员工,现在P5级别的员工都有。 前段时间,一位今年6月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北京大兴某大厂试用期一个月,离职后被竞业一年。他说:我不理解,我能掌握什么商业秘密? 法律规定中,竞业限制只适用于三种人: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但大规模的基层员工被竞业,这就是现状。 北京一中院在7月底公布了一组数据,过去五年的竞业限制争议案件比前五年的数量增长了一倍;西南政法大学一位副教授的样本研究显示,受到竞业限制影响的群体77%是基层员工,甚至包括了保安、保洁和前台。 镜相工作室:这些案件主要集中在哪些行业? 展开全文 崔灿:最多的就是互联网行业,其次是汽车行业,尤其新能源相关公司,然后是制造业,东南沿海地区的制造业其实挺多的。 现在的一个趋势是,竞业限制在蔓延。之前很多没有竞业限制的上市公司也开始启动了,比如大型的连锁超市、医药公司,还有主播行业。 有时候我代理案件,会听到对方说,这是我们公司、行业第一起竞业限制案件,老总发话了,一定要打赢。 镜相工作室:为什么高管被竞业的比例这么少? 杜康:我的工作主要是对接高阶岗位,我有两个感受:P9、P10级别的员工离职时,只要和业务总裁的关系足够好,一般不会启动竞业。即使启动,回去求一下情,就撤诉了;第二,关键岗位上的高管,一般不轻易离职,等着退休,或者离职后创业,或者去传统企业养老,有更多去处。 崔灿:这和我的感触完全一样。 P5、P6级别的员工舅舅不疼姥姥不爱,而高管跳槽反而压力不大,新公司很多时候愿意兜底赔偿金,或者兜底部分;第二,他所享受的规避竞业的手段非常多,新公司愿意花资源帮他配合,甚至允许他居家办公一两年,在居家办公的情况下根本不太可能被取证;第三,他和前公司往往关系不错,经过沟通协调,赔偿金额一降再降,甚至不需要赔了;第四,高管往往有前公司的黑料,前公司很多时候也就算了。 有的时候,拿到商业机密的那群人反而是最有话语权的。 镜相工作室:为什么会出现竞业限制人群扩大化现象? 杜康:这些年,市场处于一个资源内卷的阶段,各家公司业务越来越同质化,他们担心商业机密被泄露。但荒谬的是,大多被竞业波及到的人,反而是不知道商业机密的人。 崔灿:在内卷导致竞争加剧的情况下,竞业协议是一个低成本控制离职率的手段,对员工的威慑手段,甚至还能创收。 对于公司而言,是一个几乎没有坏处和代价的制度,如果我是公司我也会这么做,这是人性或资本的自然逻辑。 镜相工作室:关于这个现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案例吗? 崔灿:大量入职不满一年的P5甚至更低级别的员工被竞业,我始终没办法说服自己,他们能掌握什么对公司了不得的商业秘密? 我遇到最严重的案子,一个P5级别的员工,被索赔两倍年薪,开庭前把割腕视频发给了前公司的法务,法务、法官和我都被吓坏了。这起案件还在诉讼阶段,正在尝试和解。 高级别员工被索赔的金额,侦探、取证过程更吓人一些。违约金基本是千万级别,股权激励也是千万级别,被冻死在那里,金额累积到非常夸张的数字,压力非常大。他离职之后,前司雇了七个不同的侦探团队调查他,还在车底下发现了GPS定位仪。 还有被裁的员工被启动竞业,这些有名有姓的大厂都出现过这种情况。如果他很重要,为什么要裁员?你还不让他去其他公司?你让他如何生活? 庭审时,我经常会有一种错觉,比如我的当事人只是一个P5级别,公司代理律师一直强调他对公司很重要,参加的项目很厉害。他明明是想让我的当事人“死”,却在疯狂夸他,每次看到这种场景我都觉得特别荒谬。 镜相工作室: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竞业协议的初衷是有其合理性的。 崔灿:很多高管,确实掌握了公司的商业秘密,他们如果在外面开一家具有竞争关系的公司,或者可以随意加入竞争对手,对原公司造成的打击确实是致命的。 我遇到过类似案例,原公司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刻,愿意付出一切代价,目标不是让原高管赔钱,就是让他从新公司离职。高层不容易撕破脸,但真的撕破脸,挺可怕的。 竞业范围扩大化,“几乎封杀了不止一个行业” 镜相工作室:很多报道显示,竞对的覆盖范围也正在扩大化。 崔灿:很多互联网大厂的竞业限制协议高达四五页,见过的没见过的,全写上去。 我正在处理的一个案件,北京大兴某大厂的外卖业务员工去了蚂蚁集团,因为蚂蚁是阿里的关联公司,他们和阿里是竞对,于是启动竞业,五倍年薪,500万。 我们试图证明这家公司的外卖业务和蚂蚁不是竞对。对方律师说他们的产品APP上面有金融和保险类的业务,所以竞对关系成立。 我都蒙了,这个APP上面还有卖棺材的,按照这个逻辑,我的当事人是不是都不能去卖棺材?我还把阿里持股超过一定比例的关联公司都列出来了,几乎涵盖360行,我的当事人都不能去吗? 这个案件目前正在一审阶段。它指向的是,各家公司竞业协议都覆盖了竞对的关联公司,几乎封杀了不止一个行业,把一个人未来的路全堵死了,属于过度扩大化。 镜相工作室:你们见过的覆盖范围最大的竞业协议是什么样的? 杜康:我见过最多的是列了20多家公司,外加一个“等关联公司”,一旦加了这种定语,前司后续可以随时追责。 崔灿:北京海淀区一家大厂,它的竞业限制协议会列巨多公司及其关联公司,还有四个概述性的兜底条款,比如不能去投资类、金融类、保险类的行业,不能去互联网行业,等等,这个兜底的范围描述非常春秋笔法。 有一次,这家大厂的一位程序员来咨询我,如果离职能不能去卖保险?但竞业协议兜底的第二款是禁止去金融保险行业。所以,尽管他只是其他业务线敲代码的,卖保险也有风险。这是非常荒谬的。 杜康:某种程度上,它成为了控制人的一种手段,而且真正想控制的那批人反而没有控制。 崔灿:我觉得就是出于目前竞业限制已经到了这样一个局面,所以最高法才出台了最新司法解释。其中有八个字我印象很深:促进人才有序流动,很好的概括了这次修法的一个方向。 镜相工作室:中国互联网之所以迅速发展繁荣,一个关键词就是自由,包括人的自由流动。 杜康:我遇到过有候选人被竞业后,直接休息两年。但这种情况在P5、P6级别员工身上很难实现,因为他们的赔偿金额非常低。 崔灿:我的当事人里面,真正敢休息一两年的确实只有极少数的高级别员工,但是大部分的高层,以及几乎所有的基层员工很难真的休息一两年,他们会担心被行业抛弃。 基于这样的担忧,甚至有人同时被两个公司追竞业,他从A公司去了B公司,被A公司仲裁,因为不适应B公司,又去了C公司,B公司也对他启动了竞业。压力非常的大。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能停下来?他给我讲了很多现实压力,他不敢停下来。我是理解的,但结果确实比较严重。 有限的补偿金和“天价”违约金 镜相工作室:补偿金是怎么规定的? 崔灿:双方没有约定的情况下,公司每个月要付给员工月工资的30%作为补偿金。后续还涉及纳税。 这句话非常诡异,我翻译一下,就是有约定的情况下可以低于30%。它导致很多公司付出的代价很小。 比如北京大兴某大厂,它的补偿金是20%,几乎算全互联网行业最低。其他行业还有给15%,甚至10%的。 还有上海某大厂,它的竞业体系和其他公司不一样,它有股票竞业。只要有股票激励的员工,离职后很多都会开启两年竞业期,并且在离职后不会给予更多的补偿金,因为在股权激励协议中已经明确了,这就是补偿金的对价,成本就更小了。 镜相工作室:违约金额是如何规定的?公开报道中,会看到2倍、5倍甚至10倍等数字。 崔灿:没有一个上限的规定。大部分互联网公司是按照年包的倍数计算,也有按照补偿金的倍数计算。 没有违约金上限的规定,也是目前竞业限制领域最大的问题之一。 为什么法院有权酌情调解?你可以索赔5倍、10倍、30倍,但是法院不会判的太离谱,不会过于高于实际损失,一般不会超过一个突破人心理底线的数额。 杜康:相对补偿金是不对等的。比如一个人的月薪4万,30%的补偿金是12000元,但是违约金的基数是年包,加入了奖金、期权等收入后,年包可能是100万,5倍赔偿就是500万。 镜相工作室:你们见过最离谱的违约金的案例是什么? 崔灿:一个非互联网行业的案子,当事人年薪20万,违约金是10倍年薪,被全额支持,赔200万。 目前来看,互联网行业违约金最高的是5倍年薪,但其他行业更夸张,新能源行业10倍违约金的案例很多。 还有一种是定额违约金,无论职级高低、薪资高低,违约金定额100万、200万,甚至300万。 我遇到过一个极端案例,一位上海某大厂的员工被索赔两倍年薪。他很年轻,相当于P5级别的一个员工,没什么储蓄;父亲做生意失败,欠了高额债务;母亲得了很严重的心脏疾病,手术费需要一大笔钱。 后面就变成了两难,赔偿违约金和救他母亲的命,二选一。也是因为这么极端,双方和解了。 还有发生在深圳的一个案子,当事人从一个贫困村走出来,刚入职一年,被索赔两倍年薪。他父亲没办法理解,为什么儿子在这么光鲜亮丽的公司工作了一年,还欠了这么多钱?这个案子现在还在诉讼过程中,如果真的判了,他说真的赔不起。 杜康:如果还不了这个钱呢? 崔灿:你就是失信被执行人,就是老赖,坐不了飞机,坐不了D字头的火车,去银行办贷款或者是办理出国手续等,都会受影响,代价非常严重,尤其对于二三十岁的人来说。 被侦探跟踪,被侵犯的隐私 镜相工作室:公司针对被竞业员工的调查手段有哪些? 崔灿:最高频的是偷拍偷录。目前最容易被认定的证据,是你在新公司反复进出5到7天及以上的视频。 还有给员工所在的新公司寄快递,签收后可以作为证据。因为上当的人不多,这个手段比较少见了。 一些公开信息也可以成为证据。一家公司官网发了一张两三百人的团建合照,我的当事人在里面,被看出来了;之前汽车行业某知名公司系统bug,把一些竞业人员直接放到了新入职员工的介绍里。这些都是证据。 还有内鬼,尤其针对高级别的员工,这种方式比较常见。我代理的一个案子中,前司派了一个本行业从业人员入职他所在公司,取证后这个人就离职了。 “钓鱼执法”的也有。一个人从A公司去了B公司,又想回到A公司。前司说,我们知道你在哪,你承认,写个道歉信,就回来吧。当事人把什么都撂了,结果公司把他主动提交的证据提交给了法庭。 更夸张的是鼓励告密。比如联系、沟通、鼓励新公司的员工告密;此外,有些被竞业人员被起诉后,前公司找他谈判,鼓励他告密之前的某个同事去了哪里,或者当他入职新公司后,打听某个人在新公司的花名、部门,以及拍照取证。提供信息后,违约金全减或减一半。 镜相工作室:这些调查手段难免会涉及个人隐私,这些证据都会被采纳吗? 崔灿:只要不涉及个人隐私和新公司的商业秘密,都会认定为有效。 比如偷拍偷录,他拍你在小区等公共场所出入的情况,不拍你进新公司的工位,不拍你开电脑、开会的场景,拍你刷卡进门那一刻。他们会提供专业的报告,其中有一部分是法律分析,论述证据是符合证据规则的。 当然,我觉得法院有一个论述是非常合理的,有一位法官和我说,劳动者采用了很多规避方式,如果这些不涉及个人隐私的证据不采纳,用人单位到底咋证明呢?总不能让劳动者亲口承认吧? 我觉得法官说的有道理,但我仍然会怀疑,我的当事人从A城市到了B城市,新租的房子,才住了一个月,调查报告精确到他住哪个小区、哪栋楼,他们到底是咋知道他住这里的?提交的证据是合法的,但获得这个证据的方式是否合法? 镜相工作室:被竞业的员工有哪些反调查的办法? 崔灿:第三方社保是最常见的方式。但现在有一种情况,P8、P9及以上的高级别员工可以将社保缴在第三方公司;但P5、P6级别的员工只能在新公司缴纳。 在竞对公司缴社保跟裸奔没什么区别,只是前公司想不想搞你的问题,比视频证据严重得多,你没有任何辩驳空间。 常见的反调查方式还有化名、戴口罩和墨镜、更换手机号,不去公司上班,就在公司旁边的咖啡店工作。 还有就是把前司所有的APP全部卸载。这反过来可以推断出,互联网大厂的信息调取能力是很可怕的。我之前遇到一个案例,当事人去某地出差,打车快到目的地,发现有人蹲守拍他。为什么侦探人员知道他要在哪里下车? 这些是常见的一些规避手段,但没有百分百成功的。唯一成功几率很大的方式是居家办公,但这种待遇只适用于高级别人员。 镜相工作室:一些公司出于业务的发展需要,一定会从竞对公司挖人,或者默认接收有竞业限制的人进来。公司层面一般怎么帮助这些员工反竞业? 杜康:要看级别有多高和位置有多重要。 一般来说,如果一个人级别够高,新公司可能帮你承担50%或者部分违约金;如果他的位置足够重要,甚至CEO也会出面去找竞对公司的人通融。 你看,连反竞业都分三六九等。 崔灿:现在公司帮忙承担违约金的门槛越来越高,比如北京某公司,原来接收P8、P9级别的员工就帮承担一定比例,但现在级别要求越来越高。 根据经验,我再提供一个视角,新公司把员工从旧公司挖过来之后,员工被发起仲裁,他们的利益会保持一致吗? 举个例子,一位员工跳槽新公司后,被原公司索赔两倍年薪违约金,后来可以60%的金额和解,新公司帮忙付50%的金额,这位员工觉得可以了,付了钱就自由了。但是新公司不同意,不是钱的问题,只要求他必须二审生效之后才帮付这笔钱。因为我现在如果帮你付了钱,你走了怎么办? 我们知道,这种案子二审生效一般要两年时间,所以这位员工其实又被套上了一层枷锁。 这就是另外一个现状,新公司所提供的帮助有限,甚至利益冲突。 “是否启动在公司,是否和解在公司,是否撤诉在公司,他能不强势吗?” 镜相工作室:公开报道中,公司往往都是很强势的一方,体现在哪些方面? 崔灿:基本上主动权都在公司手中。是否启动在公司,是否和解在公司,是否撤诉在公司,他能不强势吗? 一个员工被启动竞业限制,至少有三步很核心:签竞业协议;是否启动;进入司法程序后,涉及到资源的对抗。这个过程中,双方地位一直是不对等的。 比如说签协议,你没得选。不签不能入职;不签走不了离职流程。 杜康:我是否可以就是不签,同时在系统提离职,按照规定,一个月后自动生效,我也可以离职。 崔灿:法律上是这样的。 但很多时候,大家不想闹得太僵;另一个问题是,如果你不签竞业通知书,原公司不给离职证明。公司这样是违法的,你可以去仲裁,但是公司不会承担特别严重的后果。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其实你入职时就已经签了竞业限制协议,合同里都包含这个协议,离职时签的内容叫做竞业启动通知书,或者生效通知书。 只是通知你,你爱签不签,不签也生效。但有时候有些公司会把通知书的内容,写得比原先签的竞业限制协议的条件苛刻得多,比如原来规定2倍违约金,离职时提高到了5倍,这种时候肯定不能轻易签。 至于进入司法程序后,双方资源的悬殊,更显而易见了。 镜相工作室:公司启动竞业限制的标准是什么? 崔灿:我觉得有两个大的标准。一个是级别,很多大厂的规则是,无论是哪个部门的员工,只要超过一定级别,就启动竞业;第二是部门,公司有一个核心部门,这个部门员工无论级别高低都要启动竞业。 当然,每家公司都会有具体的细化的规则,有的规则甚至写了几万字,详细到每一步到底该怎么判断和设置。 杜康:从我接触的案例和感受来看,我觉得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 如果真要说标准,第一个是和领导的关系好不好?这会影响到离职是否会被启动竞业,以及你的竞业会不会被取消。第二个标准,你是否是老板身边核心的那个人?比如你永远是做得最好的,老板非常看重你,100%是开竞业的。这个时候,竞业协议会成为挽留或管理员工的一种手段。 镜相工作室:进入司法程序后,关于双方不平等的情况,可以举个例子吗? 崔灿:我感触最深的,是公司的地理优势。 竞业限制案件的管辖原则是归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法院管,各家大厂基本都是主场作战,这也是所谓“南山必胜客”的由来。 我并不是说公司会和司法机关有不正当往来,不会,至少我代理的所有案件是没有的,但是他们对仲裁员、法官确实更加了解,他们有更多的沟通渠道,更容易表达意见。 地理限制还会显著增加劳动者的成本,如果一个人换公司后换了城市,无论从心理还是实际支出上,都会受到影响。 举个例子,有一次我去某大厂所在地开庭,找了很久才到,对方的律师说,仅仅去年,他来了30多次,我感觉他像回家一样。尽管我做了充足准备,但我还是有缩着的感觉。 作为一名专业律师尚且如此,有些劳动者是自己打官司,他甚至对司法流程都不熟悉,可以想见他的体验了。 总之,竞业限制案件中,劳动者没什么主动权,这种不平等本质上源于附属性,普通员工对公司有经济和人身附属性,没办法。只有当一个人级别特别高的时候,才有能力和大公司掰掰手腕。 内卷,是竞业异化的根源之一 镜相工作室:请介绍一下竞业协议在国内的发展情况。 崔灿:竞业协议诞生于11世纪,初衷和核心目的是保护公司商业秘密。2008年,竞业限制规定出现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它到现在也才17年的历史,是很年轻的。 刚开始,它运用的情形并不多,经济在快速发展,没有人在乎这件事。 公开报道显示,在目前可查询到的判决中,2011年仅2例,2016年为132例。按照北京一中院公布的数据,自2020年至2025年6月,该院审结涉竞业限制劳动争议案件432件,占同期劳动争议案件量的3.72%,比2014年到2019年增长了一倍。 3.72%是个什么概念?每100个劳动案件中大概有4件是竞业限制案件,这个比例挺吓人的。 从个人感受来说,大概在2021年和2022年,互联网行业的竞业限制案件开始出现爆发趋势。 杜康:和我的感受差不多。我从2018年开始做猎头,之前都还好,但这两年总会听到某个人被竞业了。 更具体的感受是,从2024年开始,各大厂开始疯狂开启竞业。竞业条件也变得更严苛,比如说之前可能现金竞业半年,现在变成现金竞业一年,之前期权竞业一年,现在变成两年。 这两年,各大厂业务越来越同质化,比如淘宝做了看短视频的逛逛,字节开始做电商,京东开始做外卖,大家在抢的是同一波流量,同一波用户,同一波人才。 镜相工作室:崔律师刚入行时,客户是公司,从过往经验看,公司的视角和诉求是什么? 崔灿:我觉得这也是竞业限制异化的一种表现。之前,公司确实是怕商业秘密泄露,核心诉求是让某位员工从跳槽去的公司离职,或者让他害怕,不要干出有损公司利益的事情。 现在大部分公司的竞业限制已经制度化,量化为KPI,甚至成为一种创收的手段。 我有很多同学在大厂法务部,有时候会提到业绩还不错。我听到竞业限制和业绩还不错连在一起,就觉得很荒谬。 镜相工作室:根据两位的经验,哪家互联网公司涉及到的竞业限制案件最多? 崔灿:去年,可能是杭州某大厂和上海某大厂多一些,今年受外卖大战的影响,这几家多一些。 杜康:当属大海某大厂。 镜相工作室:两位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某位负责竞业相关工作的员工,离职时也被竞业了? 杜康:有,很正常的情况。就像负责裁员的HR,最后走的人也是他自己。 崔灿:某大厂一位负责抓竞业的员工,离职后,出于各种原因入职了竞对,很快被竞业。他说,之前还创新了一些抓人的技巧,后来用到了自己身上。 这个画面很讽刺,砍别人的刀最终落在自己身上。 “多输的局面,没有赢家” 镜相工作室:竞业限制异化后,导致的问题是什么? 崔灿:主体泛滥,补偿金标准过低或者不明确,违约金没有上限的规定,这是竞业限制本身三个最大的问题。 它导致了两个问题,第一,它没办法发挥本来的作用,掌握商业秘密的高级别员工有很多手段逃避;真正被竞业的人大多是不掌握商业秘密的基层员工,违背了竞业协议的初衷;第二,违背了促进人才有序流动这个大原则,不利于行业整体发展和繁荣。 杜康:有的时候会变成私人泄愤的工具。比如和领导关系不好,他会利用职权启动竞业。 还造成了普通人精神上的压力。竞业协议已经成为很多人跳槽时的绊脚石,或者说它变成了你往前迈进一步时顾虑、恐惧的东西。 损害了大家自由流动的权利,造成了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让人挺心寒的。 崔灿:一个多输的局面,没有赢家。 镜相工作室:在平衡公司利益和员工利益方面,有哪家公司做得比较好? 杜康:小红书不就取消竞业限制了吗?但没有一家互联网公司跟进,通过这件事也能看出,公司还是会焦虑、恐惧,害怕好的人才真的会带走有价值的信息或机密。 其实真正好的人才,待得很舒服,公司发展好,有选择权,反而不会离开;当感受到压迫,大家才产生离开的念头。 现在我们90后都在逃离互联网,很多00后也不愿意入职互联网公司。一辈子就活几十年,不如把每一天活得开开心心,我经常劝我的候选人,人生不仅只有在大厂P5升P6、升P7、P8这样一种选择。 镜相工作室:没有一家大厂跟进,是否可以理解为,至少在目前阶段,还没有足够良性的商业土壤或相对完善的法律制度? 杜康:我觉得是没有的,但我觉得再过几年,加上互联网从业人员没有那么多了,竞业协议会取消或更完善。 崔灿:我觉得应该把能够替代竞业限制的制度完善,比如反不正当竞争制度和商业秘密泄密制度。 美国的加州没有竞业限制,是因为它的商业秘密保护制度非常完善,跳槽后一旦泄密,处罚非常重,甚至要被关进去。 咱们目前商业秘密泄密的取证确实有点难度,但一直在慢慢完善,可以保持期待。 镜相工作室:推动或者完善法律制度,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如果想完善竞业协议本身,最现实可行的方法是什么? 崔灿:提高补偿金,同时给违约金设置上限。一个是增加用人单位的成本,一个是减少用人单位的收益。 比如支付不低于50%的赔偿金,甚至就按规定支付30%的赔偿金,已经会让很多公司肉疼;违约金不得超过年薪的一倍或两倍,或不能超过已收取补偿金的3倍。 各家公司就没有动力去做这件事了。 还有,去发声、去讨论,当这些声音和故事汇聚到一起,意义挺大的。 镜相工作室:从现实可行的角度,关于竞业限制,对普通人有什么建议吗? 杜康:和你的领导一定要搞好关系。 这是我作为猎头会和每个候选人都说的话,走得越温和越好,一旦闹僵,你很难确保他会不会把竞业协议当成一个泄私愤的工具;我还遇到过很多案例,因为和领导关系好,被起诉后又撤诉了。 从我的视角再提供一个观察,我们聊了很多被竞业限制的个体案例,有些悲观了。在我的视角里,人员每天是在流动的。作为一个从业七年的猎头,我每年会运作几百人,去年,只有4个人被启动竞业,已经是最多的一年。这4个人,其实最后都没有被真正索赔。 所以,我想说的是,这件事发生在个体身上,是一个足够沉重的结果;但我们也要看到概率,别把大家吓到。 崔灿:从法律的视角,一定要把协议看清楚。 你没办法选择签与不签,但你得把签了什么东西看清楚。这个听着跟废话一样,但很多来找我的人,他真的连签了什么内容、竞业名单、股权激励的内容都搞不清楚。 镜相工作室:听下来,法律之外还是有些建议,法律范围之内,可以理解为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崔灿:那当然,法律不因主观意志而转移。但我是持乐观态度的,竞业限制滥用的问题会越收越紧,我有这个信心。 比如前段时间,最高法发布了劳动争议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其中提到了竞业协议相关内容。包括竞业协议和竞业限制对非涉密员工无效等。 我觉得影响挺大的,有可能改变竞业限制案件的一些核心规则。 我之前代理的案件,各家大厂提交一个保密协议,证明他的薪资较高,基本上都会被认定是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但最新的司法解释出台后,一位法官就要求公司证明员工到底接触了哪些商业秘密,以及和去了竞对公司有什么关系?我一下就感受到区别了。 前几天,人社部办公厅印发《企业实施竞业限制合规指引》,为商业秘密定了性,同时明确了经济补偿和违约金标准,在竞业限制范围等方面也立了规矩,对竞业限制领域和就业市场都会有积极影响。 参考资料: 晚点LatePost,《竞业协议下沉时代》 晚点LatePost,《调查|全网通缉前员工的互联网大公司们》 央视网,《月薪3500元的保安,跳槽要赔20万违约金?》 中国青年报,《别让“竞业”扩大化》 凤凰网,《被“竞业”一夜返贫,困在百万违约金里的打工人》 上观新闻,《竞业协议变“禁业协议”,最高法出手了丨上观时评》 央视新闻,《最高法:竞业协议对非涉密员工无效》 晚点LatePost,《被竞业之后,把工资加倍还给前公司的人》 上观新闻,《深度|徘徊在合法与合理之间:六问竞业限制协议的“双重困境”》 IT时报,《竞业协议“围猎”大厂基层打工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上海嘿小喽酒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8286
上海十二玥手工艺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5312
上海瑄昇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9085
上海群得利实业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
4489
上海晨耀达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1834
上海享茄商贸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3828
上海汪结文体用品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万人民币
3114
上海虹盛信建筑新材料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5389
上海禾弦韵乐器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4608
上海顺陆达轮胎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2217
上海善水润厨餐饮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
7118
上海名魔路亚渔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7608
上海丫丫乎箱包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5762
上海热小能暖通设备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4358
上海顶婕箱包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8909
上海一生壹世鲜花礼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0万人民币
6486
上海申宏数科电器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30万人民币
3797
上海帅帅时光理发用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4055
上海安启源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10万人民币
8947
上海富源通再生资源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3932
上海安仪通电器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0万人民币
4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