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电迷思”:新能源第一大国能否绕过“最清洁”的化石燃料

吃瓜电子官网最新热点:中国的“气电迷思”:新能源第一大国能否绕过“最清洁”的化石燃料

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4787

煤气油,这三大化石燃料常被一齐提及,但从碳排放角度来看,天然😎气要远低于另外两者。相关研究普遍显示,燃烧天然气的碳排放量要😂比同热值的石油低25-30%,比同热值的煤炭低50%左右。 🎉 也正因为此,在很多研究中,天然气一边被划入化石燃料,一👏边也被视为清洁能源。一位宏观领域的青年学者提示,美国官方口径😴或政府、油气利益代表主导的研究是典型,在电力公共事业领域的研❤️究中尤其如此。根据国际燃气联盟(IGU)的统计,截至2024🔥年,全球燃气发电量占到总发电量的23%,而在美国,这一比例高😅达43%,且当年度该国所有新增电力供应基本都来自气电,在支持😆油气能源的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天然气更是受到“高规格待遇”,发😴展前景被普遍看好。 实际上,对于大部分欧美发达国家来说😜,气电的易得性、经济性本就强于煤电,无论是否坚持零碳目标,发😂展气电都有其合理性和可行性。但在中国,截至2024年的燃气发🔥电占比仅为3%,在“双碳”大背景下,这一“最清洁”的化石燃料😅的前途仍扑朔迷离。 谁来当电力系统“调节器”? 😅中国气电发展基础羸弱,主要还是源于“富煤缺油少气”的自然禀赋🔥。而且,大量进口的天然气主要用来供暖,这一领域的“煤改气”也🤔曾是许多地区减少污染物排放的重要措施。 对于中国要发展👍的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来说,气电无论如何都不会像在美😘国或日本一样,成为主角。不过,问题是这一路线是否是未来拼图的🔥一部分,有多大发展的必要和前景,在垄断性质较强的电力行业,这😜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政策的支持度和市场的积极度。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截至2024年,中国全口径煤电发电量占💯总发电量比约55%,风电与光伏发电相加占比约18%(截至20🙄25年7月最新数据提升至24.7%),水电占比约14%,都要😢远高于燃气发电(燃气发电也经常与燃煤发电一同被归入火电)。即⭐使是装机占比只有1.8%的核电,其发电量占比也达到4.7%。😍相较于装机占比近4%,发电量占比仅3%的气电,确实效率要高出😀不少。 不过,无论是现在的主力煤电,还是“小弟”气电,😁在未来的电力结构蓝图中,定位都不是“主力发电能源”,而更多是😜承担“调节器”的作用。在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发电主体之侧,😊调峰调频,补足新能源波动性间歇性问题,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安全性。 但是,新型电力系统对运作体系有“源网荷储”的😆规划,“储”就是储能,其所承担的就是电力调节功能。目前来看,👏至少在政策定调层面,储能(主要是电化学为主的新型储能)更被看🤯好,近年来中央层面的相关政策接力出台,今年9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最新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中,也设定了“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相较今年年中至少有近80%的增量空间。 与此同🤔时,在“双碳”规划中,煤电的占比是要逐渐下降的,虽然最终是否😁退出,还是通过CCUS等方式保留尚有争议,但2030年前达峰🤯基本被视作必须完成的目标。煤电“后退”,新能源“上位”是大势🙄所趋,但发电能力远逊于装机增速的新能源何时或怎样才能当起大任😆,期间的调峰缺口如何补足,都成了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近年😢来数次探讨过这一问题,认为中国可以由煤炭时代直接过渡到以电为🤔主的低碳时代。在这一路径下,不会经历“煤改气,气改电”的两阶😁段转型,可以避免重复投资和路径锁定,与此同时,气电当然也就没😎有多少发挥空间。实际上,进行过“煤改气”、天然气热电联产的北💯京,在“双碳”目标发布后的2021年,就曾针对“限制新增燃气🤗发电机组”征求意见,虽然这一政策更多针对的是波动的天然气价格😉问题,但当时很多声音都认为北京会为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禁止新增气⭐电,不少建言都提到,应通过发展储能等方式补充天然气发电承担的😅电力系统调节作用。 展开全文 不少专家、研究也持❤️同样的“跳过论”观点。在今年9月的一场论坛活动中,马里兰大学😎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心副主任崔宜筠就表示,中国有条件以非火电灵活😍性解决方案去解决电力调峰问题,强大的电网系统和快速发展的储能😁行业,不仅能更快的降低煤电占比,也能让中国跳过气电的过渡阶段😡。 但储能真的能补上这个缺口吗?目前来看,仍有不少争议🌟。 ,认为目前中国储能的价格机制和业务场景无法支撑市场🙄化运营,对于平衡电力供需来说,大规模建设储能并非最佳选择。 🌟 在上述论坛活动现场,道达尔高级市场分析经理于涵就表示,😀未来新能源发电的占比越高,越需要灵活性调节资源,目前来看,不⭐论是储能还是煤电的三改联动从经济性、商业前景和技术上都难以找🚀到最优平衡点,从这一维度来看,中国可能无法跨过气电,尤其在未🤗来五年国际大宗市场下行概率较大的背景下,中国可能会更加需要气🙌电。 中国能源研究会双碳产业合作分会副秘书长汤泰也表示😎,自己看好气电在“十五五”期间的发展。这一发电方式启停时间短😆、爬坡快,同时调节范围还很大,且既能调峰又能调频,还可以作为😆保障电源,甚至一定程度上能够参与热电联产和其他的收益模式,兼😘具发展空间和投资回报前景。 考核指标的限制与市场化的机👏会 近年来,中国在治污、降碳、新能源发展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不过,“双碳”之复杂艰难,就在于其中充满矛盾、未知,😴在各国都是如此,尤其中国在很多领域已经进入了深水区甚至“无人😘区”。 比如,中国在“十四五”还未结束的2024年,就😂提前完成了2030年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对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总量超过12亿千瓦的承诺。但与此同时,此前“十四五”关于碳排🌟放、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的相关规划目标目前看却面临很大压力。👏 再比如,根据中电联发布的《中国电气化年度发展报告》,❤️我国电气化率已超过28%,高于欧美主要发达经济体,到2030🙌年这一数字或将达到35%左右,超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8到10个百分点。但与此同时,也有研究指出,中国“电气化😜”速度远超新能源增速而产生缺口,不得不靠传统的化石燃料电源补😴位,因此导致了“煤电复兴”“煤电回潮”,让。 9月24😉日,我国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到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 很多新能源行业、碳圈从业者都为此感到振奋,而且,按照以🤔往的经验来看,中国几乎都会超额提前兑现自己的承诺。 不😎过在这一过程中,很多指标会分派到各省、市、主管部门、基层,对😴于气电的发展前景,有研究者提示,政策规划层面的变化很可能是决😡定性的。相比于煤电,气电碳排当然更低;相比于风电、光伏,气电⭐当然更稳定。不过,尴尬的事情也在于,它只是清洁的化石燃料,在🎉指标核算中,没法划入非化石能源消费比例中。另一方面,中国天然🎉气来源毕竟受限,而且具有保障供暖的民生属性,发电的优先级远低😊于供暖,这让气电的投资回报和经济性面临压力。 不过,“😅双碳”总会在发展中动态调整,其间既有很多限制,也有不少智慧。😂今年7月,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广东省能源局、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就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我省煤电气电容量电价的通知》,给了气💯电容量电价的政策支持,其中也明确“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项👍目全部进入电力市场,煤电、气电机组逐渐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更多地发挥支撑调节作用”。 毕马威近期😉发布的《2025从无序到有序:重塑全球能源转型的未来图景报告😊》认为,从全球目前的能源消费趋势来看,天然气的需求在增长,中👍国、美国和中东的增速尤其可观。该报告认为,天然气在全球能源系😊统中的角色已然转变,不再仅仅被视为一种“过渡燃料”,而是越来😍越被看作一种灵活、相对低碳、且能与可再生能源互补的能源,特别🤗是在那些注重能源安全和可靠的地区。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在今年🥳最新版的《中国能源展望2060》中也提到,天然气作为能源转型🥳的“桥梁”,在我国“先立后破”的转型路径中被寄予厚望,在工业😅替煤、交通替油、燃气发电等领域有着极大的发展潜力,预计在我国❤️能源消费达峰阶段(2035年之前),消费量将增长近40%,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贡献率为24%。 不过,不管政策指向😆如何,研究多么看好,气电仍需优先练好自己的“内功”,解决经济🥳性问题。汤泰认为,气电的商业前景中,最大的变动成本仍取决于气😀价,气价越贵成本必然越高,发出电来越亏。包括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规划所副所长侯明扬等很多专家都曾建议,在当前愈发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天然气市场面前,中国需要加大国内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加速推动国内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持续提升进口来源的多元💯化,用市场化手段保障安全供给和经济效率,并加大长约与现货进口😡配比关系的研究力度,做好长期合同签订相关工作。 另一方❤️面,上述容量电价机制也被认为能极大提升气电的经济性,改善固定🥳成本问题,但目前大多数地区只按全国政策执行煤电容量电价,气电🤯何时大规模纳入容量机制,尚未可知。 此外,近来政策力推🤔的跨区跨省电力交易实际上也对气电十分有利,但这一切,都需由政😢策层面的积极信号和市场主体的先行探索,才能真正落地释放潜力。😴(本文首发于巴伦中文网,作者|胡珈萌,编辑|蔡鹏程)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北京市: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

天津市:市辖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井陉县、正定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

唐山市:(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曹妃甸区、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唐山市汉沽管理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遵化市、迁安市、滦州市)

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卢龙县、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

邯郸市:(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肥乡区、永年区、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冀南新区、武安市)

邢台市:(襄都区、信都区、任泽区、南和区、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南宫市、沙河市)

保定市:(竞秀区、莲池区、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涞水县、阜平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白沟新城、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

张家口市:(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区、崇礼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

承德市:(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泉市)

沧州市:(新华区、运河区、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沧州经济开发区、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沧州渤海新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

文 | 长三角MOMO 文 | 长三角MOMO 刚刚一个朋友,发了我一张不知道谁偷拍的我的“工作照”。 前景是几个朋友在打台球,远景是我抱着电脑,埋头打字。 我回忆了一下,虽然这个假期我时常掏出来电脑处理个事情,但这张台球厅的场景,应该是10月3号拍的。因为除了公众号,公司还有公关服务的业务,那天恰逢周五,需要给客户交周报了。 “感觉这个假期,全世界都在加班。”她说。她是某4A公司的,因为服务的一家手机厂商10号和13号分别在深圳和上海有两场活动,所以虽然在旅游途中,也得随身带着电脑,时不时就要更新下某位老师的行程变更。 在我的记忆里,干我们这行的,几乎没有过完整的假期,总有这样那样的事情。其实不仅自媒体和公关行业,互联网、金融、城市服务、销售等诸多行业,都是一样的情况。 所以前两天有个新闻,有人中秋国庆用微信处理工作,法院判定这属于加班,裁定单位要给他补偿加班费,还引发了不小的争论。 网友表示:微信回个工作消息这也能算加班?这不是发财了。 我看了下各方报道,这还真算。加班还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坐在办公室,通过微信等线上工具,在休息时间处理工作,绝对属于加班。 如此说来,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又有几个人没有过“加班”? 那问题来了:同样都是牛马,对比国外,中国的打工人为什么就没有福气享受完完整整的假期呢?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除了“奋斗精神”和“传统服从式职场文化”这些比较虚的原因外,首先从技术层面,最大的因素就是微信。 就工作工具而言,国内用的最多的就是微信,而微信作为全能型工具,集成了社交、支付、生活、工作全部功能。 这就导致了,工作与生活的场景在同一个App里“侵染式”的融合了:你打开微信是想看看家人的动态,却不得不先处理工作群里的@。 而国外习惯的工作工具,主流的比如Slack、Teams、Email等,就是工作没有生活,同时也是“分而治之”的,专用工具用于专业的工作场景。 此外,微信包括钉钉,是“强制提醒”的:消息会推送、会响铃、能拨打语音电话,制造了一种“立刻回复”的紧迫感。虽然在假期不想打开它,但App上的红点,会不断给你制造焦虑。 而Slack、Teams、Email这些,是“可管理”的,通过“勿扰模式”,使用者可以在休假时,直接关闭所有非紧急通知。 展开全文 而上面这些工具差异的背后,其实暴露了我们假期被打扰更深层的原因:国内公司的管理,绝大多数都要求“同步沟通”,即要求对方立刻响应。 而欧美职场,更习惯于“异步沟通”。即:“我提出问题或任务,并不期待你立刻回复。我希望你在自己方便的时候,经过思考后给我一个高质量的回复。” 正是这种不同的公司管理和沟通方式,导致了不同打工人使用工具的不同表现。 国内的牛马:在假期面对领导或者客户微信中发来的“在吗?”,基本不可能保持无动于衷。 国外的牛马:假期根本不打开工作相关的软件,在假期结束时,再回复邮件或者Slack频道里的留言,在项目管理工具中更新任务状态和注释。 除了沟通的时效性,沟通的习惯也不一样,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习惯了碎片化的沟通方式。 就拿自媒体约稿来说,一些国际大厂,会让你发邮件,然后在文档中详细的批注每一处改动,批注里不仅告诉你修改意见,甚至将这段需要参考的链接都给附上。 而国内大部分企业的约稿,都是微信上传来传去,有的企业对接人,每一次修改就说一个意见,我曾经见过一位同行改过十七八个版本的稿件。 就说这次假期,有个朋友手头有个企业约稿要写,每次改完,还得抱着手机等待下一次意见。“感觉休了一个假十一,午休也不敢,出门也要时不时看眼手机,休的七零八落的。” 碎片化的工作沟通,割裂出了碎片化的假期。 比管理和沟通文化的异同,更深层次的原因,还有社会和法律环境。 在欧洲很多国家,都有“断联权”法律,规定企业必须尊重员工在下班后的“断联”权利,不得在非工作时间发送工作邮件。美国很多科技大厂,有完整的带薪休假(PTO)制度,而且鼓励甚至强制员工休完。不休假反而会被经理约谈。 比法条更重要的是,工作和生活严格分开,已经成为欧美社会的普遍认知。而国内,虽然法律上有上述的判例,但“加班文化”,还是主流环境。 那么,如果作为一个管理者,如何才能让公司员工,真正能拥有一段“非商品化”的时间、一种可以对工作说“不”的休憩自由呢? 这应该是一个重塑公司管理的系统结果。 第一,技术层面,可以尝试使用为分离而设计的工具,比如邮件,尽量降低微信的比重。 第二,流程层面,建立并习惯于异步沟通的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实时干扰。 第三,管理层面,不再把“工作时长”与“工作态度”等同于“工作效率”,信奉授权、信任和结果导向的管理哲学,并做好员工休假期间的工作规划。 一些小公司,可以考虑在一些项目管理和重大事项决策方面,部分沟通流程从微信上挪到邮件。有条件的,还可以考虑试行一下AB岗,这样哪怕是对接客户的岗位,也有一半的小伙伴可以休个无人打扰的年假。 既然工作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让生活成为工作的附属品,那么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真正的假期,一个不受侵犯的心境时间,一个可以坦然放下工作手机、不被莫名的焦虑所绑架、全心全意投入到自己生活中的神圣空间。 往大了说,这是我们每一个个体,是“人”而非“人力资源”的尊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发布于:雷波县
评论
全部
还没有人评论过,快来抢首评
抢首评

推荐阅读

人力资源效率?人力资源效能!

钛媒体APP 2025-11-06 04:22:05 8433

安踏市值开盘蒸发125亿,一场营销活动为啥会闯这么大祸?

钛媒体APP 2025-11-06 02:42:13 3236

大单品开发,不是拍着脑袋就能干的事

钛媒体APP 2025-11-06 03:38:12 3812

如何做品牌

钛媒体APP 2025-11-06 00:23:35 8302

英伟达1000亿美元投资OpenAI,人类超级计算资源正走向垄断

钛媒体APP 2025-11-06 01:27:39 4851

千亿巨人网络,凭什么?

钛媒体APP 2025-11-06 03:20:54 5467

即时零售闪电仓加盟:风口上的伪命题?

钛媒体APP 2025-11-06 00:41:42 8722

朱兴明再送女儿7.7亿元股份,身家较高点缩水超50亿

钛媒体APP 2025-11-06 04:43:14 1880

BBA的纯电焦虑,中国市场解不了

钛媒体APP 2025-11-06 02:11:44 5020

2.4秒造1部手机、70天建厂投产,“望城速度”如何再造一个千亿级产业?

钛媒体APP 2025-11-06 04:01:43 3143

【钛晨报】吴清最新发声,透露资本市场四大未来路线;鼎信通讯连续两涨停,再次澄清与平头哥合作;科创成长层首家新发行企业来了

钛媒体APP 2025-11-06 03:43:38 8779

当虹科技战略升级 迈向“AI多模态+空间视频+行业”全新发展阶段

钛媒体APP 2025-11-06 00:47:56 9922

极致产品参数vs降低创作门槛:大疆和影石谁能赢得未来

钛媒体APP 2025-11-06 05:22:06 8605

在中国做关系必须理解江湖

钛媒体APP 2025-11-06 03:15:48 2787

留给石头科技的赛道不多了

钛媒体APP 2025-11-06 00:31:53 8422

售价数万、毛利超90%,AI玩具跑出下一个泡泡玛特?

钛媒体APP 2025-11-06 03:07:10 2777

英伟达50亿投英特尔,图啥?

钛媒体APP 2025-11-06 05:19:25 4021

市场开始对碳化硅“刮目相看”

钛媒体APP 2025-11-06 01:42:35 3341

国产存储,“黄金窗口” 已至

钛媒体APP 2025-11-06 04:37:04 6018

关于户晨风被封,我所想到的二三事

钛媒体APP 2025-11-06 01:36:11 5687

始祖鸟品牌的绿色谎言

钛媒体APP 2025-11-06 00:41:51 1637
为您推荐中
暂时没有更多内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