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话"混改"
吃瓜电子官网最新热点:大话"混改"
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9469
文 | 沈素明 文 | 沈素明 我做管理顾问20多年来,有个总结:企业管理中的所有“急症”,背后都是“体制”和“机制”的慢性病。而当我们谈论中国企业中最宏大、最复杂的一项“手术”——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简称混改)时,这种体制与机制的冲突一瞬间被放大了上百倍。 典型的对比画面如: 中国联通在引入了阿里、腾讯、百度等十四家战略投资者之后,董事会能真正重构,新业务协同爆发,活力再次被激活,它证明了制度设计可以打破旧有的僵局。那问题来了:为什么有些地方性国企,也走完了“招拍挂”的流程,引进了民营资本,但最终只是在股东名册上多了一行字,企业效率纹丝不动,甚至因为文化摩擦而一地鸡毛呢? 差别到底在哪里? 不是运气,更不是政策不够好,而在于我们对“混改”的理解,还停留在“混”这个字眼上,而没有真正触及“改”的内核。混改这件事,说复杂,它涉及国资流失风险、员工安置、公司治理、文化融合等十多个系统性议题;说简单,它的核心逻辑就一条:让企业的经营逻辑真正从行政体系中剥离出来,按市场规律办事。 今天,我来大话"混改",以一个商业观察者和组织进化专家的视角,从底层逻辑、操作路径、系统融合、人力安置这四个维度,呈现这场中国式企业重生的完整逻辑。 一、底层逻辑:混改,是权力结构的再平衡 在我看来,混改不是融资行为,不是简单的所有权多元化,而是一场深刻的、围绕企业生命力和效率展开的权力结构再平衡。所有搞砸的混改,都是因为没有看懂混改的底层逻辑。 国有企业在过往的经济建设中功不可没,但当市场化竞争成为主流时,其深层的两个机制性病灶便会凸显。 其一,所有者缺位导致的“内部人控制”。 一个企业,如果所有者(全体人民或国资委)对经营者的激励和约束不直接、不清晰,那么经营者就容易从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转向追求个人权力或短期的管理便利。这带来的结果是:决策效率低下、投资过度多元化、风险意识弱化。 其二,预算约束软化带来的效率低下。 由于国有企业的隐性政府担保和融资优势,它们对成本的敏感度往往不高,这就是经济学上讲的“软预算约束”。当一家企业不需要为自身的效率低付出真正的市场代价时,其内在的改革动力就会消失。 混改的本质,就是通过引入民营资本(战投),让一个清晰的、逐利的、对风险高度敏感的所有者进入董事会,强制性地实现: ·权力制衡:战投董事与国资董事形成有效博弈,打破“内部人控制”。 ·预算硬化:逐利的民营资本对投资回报率有着苛刻要求,强迫企业提升效率,避免无谓的扩张和消耗。 展开全文 你细品,混改成功与否,看的不是引进了多少钱,而是这个钱背后的“权力”是否被激活,是否真正参与到了治理结构中。 我们评价混改,不能看表面的“热闹”,要看深层的“本质”。 ·不看股权比例,看治理效果:哪怕国资仍旧控股,只要新的董事会成员(尤其是战投和独立董事)能有效履职,能让企业的经营决策更加市场化、专业化,这就是成功。如果股权散了,但董事会依然是“橡皮图章”,那就是失败。 ·不看融资规模,看经营业绩与创新力:融到再多钱,如果业务板块仍然固步自封,主业不振,副业冗余,那只是饮鸩止渴。成功的混改,体现在新的经营业绩增长点、研发投入远超行业平均、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宁夏水投云澜科技的三年业绩翻倍,就是治理效果转换为经营效果的最好例证。关于混改的反面例证,请看我的另外一篇文章 ·不看改革声势,看市场反应:最终的评判权在市场手里。一个成功混改的企业,其产品和人才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会显著提高,资本市场也会给予更高的估值溢价。 要记住,混改不是一次终极解决方案,而是企业重生的起点,是持续优化的过程。 二、混改三条路:条条大路通罗马,但要选对自己的路 混改的实践路径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无非是三大实现路径,它们代表着三种不同的激活策略。 这是最受关注的混改模式。成功的案例,如中国联通,引入了腾讯、阿里、百度、京东等十四家战略投资者,募资高达780亿元。但更关键的是,这不是一场简单的融资,而是一场产业生态的重构。 它的核心逻辑是:门当户对。 “门当户对”不只是我们情感世界的俗语,更是商业世界的铁律。战投的选择,必须符合“战略协同、资源互补、愿景一致”三原则。联通引入互联网巨头,是为了在云服务、大数据、产业互联网等新业务上形成战略协同,打开非邮业务的想象空间。你细品,他们要的不是联通的现金流,而是联通的网络和牌照;联通要的不是他们的钱,而是他们的生态位和敏捷基因。 操作要点,要将以下罗列内容融入到混改叙事: ·董事会重构是关键:必须保障战略投资者应有的董事席位,并引入专业、独立的第三方力量(独立董事)。我曾在多家企业做过董事会治理咨询,我知道,只有当股东能真正制衡管理层时,混改的活力才能被释放。 ·协议条款要精细:退出机制、治理权利、业绩承诺必须在协议中详尽约定。避免“拉郎配”带来的后遗症——当战略不协同后,战投和国资方变成了互相掣肘的“冤家”,谁也无法主导企业发展。 ·股权设计要平衡:联通战投持股35.2%,国资仍保持控制力。这展现了清晰的意图:保持主导,但引入活力。在基础战略性行业,国资控股是底线,但在竞争性非战略性行业,则可以大胆让民资控股,国资转为财务投资者,享受资产增值。 员工持股计划(ESOP)是激活微观个体的“金手铐”。 核心问题在于:员工持股是激励机制,而非福利分配。 山东交运在混改中,员工持股比例达到了政策上限的30%,这在当时是很具突破性的实践。这种模式的成功,在于它将核心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长期价值深度绑定,实现了“风险共担、收益共享”。 然而,难点不在于持股比例,而在于进退机制的灵活设计。 ·持股员工的选择标准:必须是真正对企业长期战略贡献巨大的核心团队和骨干,而非雨露均沾式的普惠。 ·动态调整机制(进退升降):必须像我一直强调的组织进化理念一样,让员工持股可“进退升降”。进入机制要严格,退出机制要明确(如离职、绩效不达标则强制退出或打折回购),避免股权僵化,变成旧有体制下享受红利的“养老股”。 你想想看,如果一个不干事的老员工,仅仅因为资历深而持股,享受着企业改革带来的红利,而新来的核心人才却无法进入持股圈,那么混改就走偏了,它只是创造了新的“内部不公平”。 第三条路,是国资监管体系本身的迭代升级。其改革逻辑是:将国资委的职能从过去事无巨细的“管企业”转变为宏观的“管资本”。 这需要构建一个扁平化的控股结构,由国有资本运营平台作为专业化的投资管理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进行国有资本的投资、运营、流转。这是一种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的系统性重构。 更关键的是,它为国企混改提供了一个灵活的“资产孵化与退出”通道。对于央企的辅业剥离,或者暂时不适合整体混改的主业,都可以通过资本运营平台进行专业化运作和市场化配置,避免“与民争利”。这种模式的关键成功要素,在于平台的专业化水平、市场化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如果平台仍然是行政意志的延伸,那这只是换了一块牌子。 三、不同行业的差异:俯视角度下的分类混改逻辑 作为商业观察者,我会从俯视的角度去看待混改。从全局性和确定性看,混改从来不是一个“一刀切”的动作,而是必须分类施策。这展现了经济规律和政治经济学的双重逻辑。 对于电力、石油石化、通信等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基础战略性行业,其混改逻辑是“保持国资控股,但引入产业协同”。 ·中石化销售公司引入25家境内外投资者,募集1070亿元,核心是为了拓展其非油业务的想象空间。油站网络是稀缺资源,但非油业务的运营效率、品类拓展、数字化能力,正是民营资本的强项。这种混改,是在“控制”与“效率”之间找到了一个精妙的平衡点。 ·国家电投黄河公司引入八家战投,募资242亿元,重点在于新能源产业链的协同。国资在清洁能源领域有资源禀赋,战投则带来了技术、管理和市场化运作能力。 现在看到的是:国资保持对主导权的控制,但在细分业务和边缘地带,大胆放权,引入市场化机制,实现“法人治理+有限授权”的差异化管控。这是一种超然性的智慧——在不触及国家底线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释放活力。 对于充分竞争性行业,如钢铁制造(如宝武欧冶云商的产业互联网生态构建)以及部分地方国企,混改可以探索民资控股甚至完全市场化的道路。 在这种情况下,国资从经营者彻底转变为投资者,通过董事会行使股东权利,重点关注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并利用“授权放权+市场化激励”的机制,赋予企业完全的市场化经营自主权。 更深一层的逻辑是:国资在这个过程中成为了“风险控制者”。通过严格的战投选择、详尽的退出机制预设,确保即便民资控股,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底线也能够被守住。 金融行业的混改则具有特殊性,它必须在风险控制与经营活力之间找到一个极窄的平衡带。 以交通银行为例,民营资本的引入,其目的是为了提升产品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但是,金融行业的风险是系统性的,因此,民营资本的入股往往是有限的,并且接受更严格的监管。它的混改,是一种“戴着镣铐跳舞”,重点不在于所有权的彻底改变,而在于公司治理的专业化和产品服务的市场化。 四、混改三部曲:前奏、高潮、尾声,一个都不能少 混改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像一场精密的外科手术,需要清晰的阶段划分和严格的程序控制。我把混改的完整过程分解为“前奏、高潮、尾声”三部曲,行百里者,半九十,尤其在“尾声”阶段,往往是功败垂成之处。 混改前的准备工作,决定了整个混改成功的70%。 先别急,最重要的是明确混改目标。是为了解决债务问题?为了引入新技术?为了拓展新市场?还是仅仅为了完成指标?“为混而混”,缺乏明确目标的,往往在第一步就掉进了战略陷阱。 实操经验是:必须在混改前完成企业价值的全面评估和风险识别,特别是隐性债务、历史遗留问题、国有资产权益界定等,这些都是魔鬼。宁可多花六个月进行充分的准备和内部沟通,也不要匆忙上马,去进行一场缺乏共识和方案的“拉郎配”。 高潮阶段,就是核心流程的控制。 ·股权设计:这不仅是数学问题,更是治理结构和利益平衡的艺术。如何通过优先股、不同投票权、员工持股等工具,既保证战投的合理权益,又确保企业的战略定力。 ·资产评估与防流失:资产评估的公正性是底线。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是政治红线,必须严格遵守公开透明的程序,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尤其是关联交易的控制。 ·员工持股的可操作性:员工持股方案必须经职代会表决通过,这是保证程序合法性和员工权益的关键。它展现了改革的真诚,而非高层的一纸命令。 混改中出现的问题,90%都能在前期准备中找到原因,而混改中的失控,往往源于对细节的轻视和对程序的简化。 很多企业把股权交易的完成当作混改的终点,这是最大的误区。更关键的是,混改后的融合,才是决定企业能否重生的尾声。 ·治理机制的磨合:战投进入董事会后,如何真正从过去的“国资一言堂”转向“专业董事会下的科学决策”,需要时间磨合,需要双方管理理念的碰撞与妥协。 ·后评估机制:必须建立“后评估”机制,定期(如三年、五年)评估混改对经营业绩、治理效率、文化氛围带来的实际影响。这不仅是总结经验,更是为后续的动态优化提供数据和方向。没有后评估,就没有持续改进。 五、融合的艺术:四个维度的系统工程 混改是两种甚至多种基因的强行融合,其艺术性,远高于其技术性。这种融合必须是系统性的,在业务、制度、文化、人四个维度同步展开。 业务融合的目标是:实现战略协同。 ·多元化企业的挑战:如何在不同业务板块中,允许差异化的管理模式(如对新兴业务板块授权更大),同时通过“激励资源池”等制度设计,将国有股权收益转化为激励资源,引导各业务单元之间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 ·非多元化企业的机遇:专注于主业,通过混改引入的战投,实现产业链的纵向延伸和一体化效率提升。例如,在产业链关键环节实施“强制跟投+杠杆激励”,让核心团队跟投5%至10%,从而推动业务流程的深度协同。 制度是文化的物化。混改后的制度融合,是建立一个“多元包容、绩效导向”的新管理体系。 核心是“三位一体”激励机制的重构: 国有企业的激励往往过于保守或大锅饭,民营资本的进入,必须带来市场化的薪酬理念。在我看来,新的激励机制必须是: 激励体系=岗位分红+业绩挂钩+战略贡献 ·岗位分红:确定岗位的市场价值。 ·业绩挂钩:与团队、个人的绩效结果直接关联。 ·战略贡献:对于那些短期内看不到利润,但对企业长期战略价值巨大的项目(如技术研发、新市场开拓),必须设置单独的“战略贡献奖池”进行激励。 这种机制设计,既照顾了国企员工对“稳定”的诉求(岗位分红),又体现了民企对“效率”的追求(业绩挂钩),更保障了企业的长期发展(战略贡献)。 这是最容易被忽视,也最难啃的骨头。国企文化的稳健保守、强调流程,与民企文化的灵活激进、强调结果,必然会发生冲突。 解决方法不是“消灭”一方,而是“翻译”与“重塑”。 ·文化翻译机制:组织跨文化对话和工作坊,通过案例去解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行为逻辑。例如,国企人员眼中的“风险规避”,在民企人员看来可能是“缺乏创新”;民企人员眼中的“效率至上”,在国企看来可能是“罔顾流程”。我们不能评价对错,只能去翻译其背后的商业逻辑。 ·文化双轨制:统一核心价值观(如诚信、绩效、客户导向),但允许业务单元在执行层面有文化差异。最终,形成一种“新混合文化”——既有国企的规范稳健,又有民企的绩效导向和市场敏捷。 最终的融合,落到“人”身上。这涉及到管理团队的重新组合、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冗员的妥善安置。 更深层次的思考是:混改必须带来管理团队的迭代。很多成功的混改案例中,都伴随着管理层的市场化选聘和职业化。只有当管理团队本身具备“混合基因”时,企业的执行力才能真正市场化。 六、冗员安置:最敏感的政治经济学 冗员安置,是混改中成本最高、风险最大、最考验决策层智慧和真诚的环节,它不只是人事问题,更是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这要求我们必须站在经营管理者立场,同时做到关爱员工。 可以看到的现象是:传统国企往往存在大量的富余人员和低效岗位。混改要提升效率,就必须触碰这块最敏感的神经。 我始终强调,对待冗员,不能采取简单的“一刀切”或粗暴的裁员,而是要提供多元化、有尊严的选择方案。这不仅是人道主义,也是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改革顺利推进的必要条件。 我们将安置方式纳入一个“组织责任光谱”来考量: 冗员安置方案的执行,需要极高的组织纪律性和人文关怀。 ·成立分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由总经理亲自牵头,人力资源部门负责执行,工会全程监督。这展现了企业的改革决心和真诚姿态。 ·职代会表决通过:安置方案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职代会)表决通过,确保方案的公开、公平、公正。这是程序合法性的最高保障,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内部阻力和舆情风险。 ·沟通与疏导:冗员安置最怕的是信息不透明。必须做好详细的政策解读和心理疏导,让员工明白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企业提供的各种选择。安置协议必须清晰明确,消除员工的后顾之忧。 一个混改做得好的企业,在冗员安置上一定是真诚的、有担当的、且程序严谨的。它用“人”的方式,解决了“机制”的问题。 七、成功密码与避坑指南 混改绝非一帆风顺,其成功与否,常常在于一些关键的底层要素。 第一,领导重视,这是一把手工程。 任何颠覆性的变革都是一把手工程。决策层必须展现出坚定的改革决心、亲自推动资源配置和各方协调。混改需要穿透行政层级和利益藩篱,没有最高层的推动力,方案再好也是空中楼阁。 第二,方案科学,顶层设计是地基。 科学的方案必须做到“目标明确,路径清晰,风险可控”。这要求我们在混改前,能清晰地回答:我们为什么要混改(目标)?我们和谁混(战投选择)?我们怎么管(治理结构)? 第三,执行到位,细节是分水岭。 从资产清查、评估,到股权交割、董事会组建,再到后期的文化融合工作坊,每一个环节都必须有精准的控制。正如我一直强调的,结构可以藏起来,但逻辑必须是严丝合缝的。 第四,各方支持,统一战线是保障。 混改需要协调好四方关系: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地方政府的配合、员工群众的理解、战投方的信任。缺乏任何一方的支持,改革都可能陷入泥潭。 战略陷阱:为了混改而混改。 有些地方政府或企业将混改视为简单的“政绩工程”或“融资工具”。如果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战投的钱一到账,就不知道要用来干什么,最终只是摊薄了股权,没有提升核心能力。 操作陷阱:急于求成,程序不当。 在资产评估、信息披露、职工安置等关键程序上为了追求速度而简化,这会带来巨大的合规风险和国有资产流失风险。程序合规性是混改的生命线。 管理陷阱:文化冲突,融合不力。 这是最常见的失败原因。管理理念的冲突(国企的“稳”与民企的“快”)得不到有效解决,最终导致核心人才流失、运营效率下降,混改后的公司甚至不如混改前。 监管陷阱:政策理解偏差,合规风险。 对国家分类混改的政策精神理解不到位,例如在关键的战略性行业,盲目追求民资控股,这可能触犯监管红线。必须准确理解政策精神,将“红线”内和“红线”外的操作逻辑清晰区分开来。 八、混改不是终点,而是重生的起点 我们再深入一点。混改的本质,是国家在企业治理层面对市场化、专业化力量的一次制度性、系统性引入。 我始终认为,股权结构的调整只是手段,治理能力的提升才是目标。一个混改成功的企业,它不再依靠行政资源,而是依靠其“新混合机制”带来的活力、效率和创新力,去赢得市场竞争。 在未来,混改将进入一个2.0时代: ·从数量扩张到质量提升:更加注重协同效应、治理实效和可持续发展。 ·从单一模式到多元探索:治理机制将更加精细化,激励约束将更加差异化。 混改这件事,考验的既是战略定力(知道自己为什么要改),也是战术灵活性(知道如何处理冗员和文化融合)。最重要的是,要始终记住混改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给股东名册增加一行字,而是为了让这家企业更有活力、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 混改成功的企业,将在新一轮的组织进化中占据先机。而那些混改失败或不愿触动体制的企业,可能会被时代淘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北京市:市辖区:(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丰台区、石景山区、海淀区、门头沟区、房山区、通州区、顺义区、昌平区、大兴区、怀柔区、平谷区、密云区、延庆区)
天津市:市辖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西青区、津南区、北辰区、武清区、宝坻区、滨海新区、宁河区、静海区、蓟州区)
河北省:石家庄市:(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井陉矿区、裕华区、藁城区、鹿泉区、栾城区、井陉县、正定县、行唐县、灵寿县、高邑县、深泽县、赞皇县、无极县、平山县、元氏县、赵县、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石家庄循环化工园区、辛集市、晋州市、新乐市)
唐山市:(路南区、路北区、古冶区、开平区、丰南区、丰润区、曹妃甸区、滦南县、乐亭县、迁西县、玉田县、河北唐山芦台经济开发区、唐山市汉沽管理区、唐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河北唐山海港经济开发区、遵化市、迁安市、滦州市)
秦皇岛市:(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河区、抚宁区、青龙满族自治县、昌黎县、卢龙县、秦皇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戴河新区)
邯郸市:(邯山区、丛台区、复兴区、峰峰矿区、肥乡区、永年区、临漳县、成安县、大名县、涉县、磁县、邱县、鸡泽县、广平县、馆陶县、魏县、曲周县、邯郸经济技术开发区、邯郸冀南新区、武安市)
邢台市:(襄都区、信都区、任泽区、南和区、临城县、内丘县、柏乡县、隆尧县、宁晋县、巨鹿县、新河县、广宗县、平乡县、威县、清河县、临西县、河北邢台经济开发区、南宫市、沙河市)
保定市:(竞秀区、莲池区、满城区、清苑区、徐水区、涞水县、阜平县、定兴县、唐县、高阳县、容城县、涞源县、望都县、安新县、易县、曲阳县、蠡县、顺平县、博野县、雄县、保定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定白沟新城、涿州市、定州市、安国市、高碑店市)
张家口市:(桥东区、桥西区、宣化区、下花园区、万全区、崇礼区、张北县、康保县、沽源县、尚义县、蔚县、阳原县、怀安县、怀来县、涿鹿县、赤城县、张家口经济开发区、张家口市察北管理区、张家口市塞北管理区)
承德市:(双桥区、双滦区、鹰手营子矿区、承德县、兴隆县、滦平县、隆化县、丰宁满族自治县、宽城满族自治县、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承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平泉市)
沧州市:(新华区、运河区、沧县、青县、东光县、海兴县、盐山县、肃宁县、南皮县、吴桥县、献县、孟村回族自治县、河北沧州经济开发区、沧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沧州渤海新区、泊头市、任丘市、黄骅市、河间市)
文 | 李倩说品牌 文 | 李倩说品牌 “做品牌😘”是一个人人都能说、快被说烂的事。这件事太容易被误解了,现实💯语境中,说起“做品牌”,常常是鸡同鸭讲,说的压根不是一回事儿🎉。 举个例子:我在一次CEO闭门讨论会上遇到一个高管,🔥当大家在讨论如何抓住新的内容平台做品牌时,他说:我觉得没有做😜品牌这回事,我们做企业本身就是在做品牌。你看,这就是典型的混😍淆概念了。 “做品牌”,很容易被误读,有两个比较常见的🙌说法: 一、“做品牌”= 好好“做企业”。 品牌🥳=企业,这种理解是把品牌这个词泛化和放大了,认为只要企业做得❤️好就等于品牌做得好。在这种理解视角下,品牌部门、品牌专业,甚🌟至品牌工作本身的存在,价值不大,甚至会觉得品牌部门“可有可无🥳”,品牌专业“没啥大用”,品牌工作就是“敲锣打鼓”。 💯我亲耳听过一家上市公司最大的事业部总经理说:做什么品牌,我们⭐业务部门做好了就有品牌,要什么品牌部门?! 二、“做品😴牌” = 做具体的“营销动作”。 品牌=营销动作,这种💯理解是把品牌这个词功能化了,认为品牌就是一种非常具体的动作,🙌比如做PR(公共关系)、做产品推广、做文案和设计等。这种理解🌟就像是你说“做人力资源”,别人理解成“招人”;你说“做行政”😅,别人理解成“前台接待”。 一旦这样理解“做品牌”,最😴大的后果就是:CEO立刻觉得这事太小了。你们品牌部门自己做做😍就行了,这点事不需要太耽误我的时间。 先明确一下,我今😅天说的"做品牌"不是说做企业,也不是做某个具体的营销动作。这🚀里的“做品牌”= 做企业关键信息的梳理和表达。 这种理🤔解下,品牌要先萃取总结,再营销表达,是一个信息梳理、内容生产😴、营销传递的过程。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意识到做品牌究竟🤩意味着什么,它就无法真正进入到做品牌的过程中,也就无法拿到做🤩品牌带来的成果。要么陷入到“品牌无所谓”的轻视,要么进入到对😎一个具体的“活儿”的考核,漏掉了全局梳理管理的关键工作。 😜 咱们既不要蓄意放大它,也不要刻意缩小它。正常理解它,才能🤩做对做好它。 02 “做品牌”的四大核心议题 如🤩果你认可“做品牌”是值得投入的事,也认可上面所说,“做品牌”😆就是做信息的表达和内容的体验。好,我帮你说清楚“做品牌”都有🌟哪几大板块的工作。 实际上所有“做品牌”的工作,不外乎🚀这四大核心议题。你可以一边思考一边做个归类: 第一大品😢牌工作议题:【我是谁】 展开全文 众所周知的那些😀关于品牌定位、品牌战略、品牌特色、品牌名称、品类和产品、商业😀模式、定价策略、品牌渠道、品牌故事、品牌口号、品牌哲学、品牌😎VI、品牌理念、品牌安全、品牌管理规范、品牌CIS……这些满😎坑满谷的概念、工具,只要是关于说明品牌方自己信息的,都可以归😀到这一类【我是谁】的议题下。 很多时候你可能会被这些概🤔念搞得头昏脑涨,我想说:其实你不必理会这些故弄玄虚的概念,喜😎欢卖弄这些概念也不是什么有益的事情。 你可以把每一个概😴念都当做一个向你发起提问的记者,借助于它的提问,从不同角度,🎉帮你想清楚说清楚【我是谁】。 当然,如果觉得需要专业的🔥外部咨询顾问辅助你来想清楚、表达出来,也是很好的办法。 😘 但不管用什么办法,想清楚说清楚【我是谁】,都是第一重要的品🤔牌工作。这一点如果糊弄过去了,后面三件事绝不可能做好。 😢 我们遇到一些品牌,请我们帮忙直接做“品牌物料”,说已经把品🙌牌是谁的事都想清楚了,就差输出内容了。结果品牌中心轴十要素逐💯一细问下去,能回答上来的,不到三分之一。 【我是谁】要😀经得起方方面面角角落落的追问,才叫真正“说清楚”了。 😡看起来简单,但真正要做到“说清楚”并不容易,要花很多时间很大❤️力气,而只有那些真正有恒心塑造品牌的企业,才会在这件事上不惜🚀投入(主要是时间投入)。 后面我会持续分享这些年遇到的🌟那些在【我是谁】上真花过心思、获得市场奖励的好品牌。 👏第二大品牌工作议题【你是谁】 如果说【我是谁】是品牌对🌟自身的认清和表达,那么,【你是谁】,就是品牌对顾客的洞察和探🙄索。 这个大议题下包含的工作量也很大。既有时髦的所谓市🎉场调研、顾客画像、用户研究、痛点挖掘、顾客旅程、品牌触点等工🔥作,也有基于这些工作产生的内容形式、内容渠道、内容手法、内容😉调性等内容体验的整体策略。 说白了,【你是谁】是研究透😆顾客/受众,并基于这些研究去匹配内容策略的过程。 这个🚀议题处理得好,品牌营销的效率才能真的提上去,也许你会发现,看🔥清楚了【你是谁】之后,好多品牌动作压根就没必要做。 【👏你是谁】决定了一个品牌输出内容的策略,满世界越来越多的内容形👍式(图文、视频、音频、虚拟……)、内容渠道(媒体、门店、经销🤔、私域……),我们到底以什么内容渠道为主,以什么内容形式为主😀呢? 你看,如果人群、旅程和内容策略足够精准,是不是就😴能省掉很多事儿? 第三大品牌工作议题【我们的成果】 😁 光知道【我是谁】【你是谁】只是品牌展示的工作,最好的“做🤔品牌”一定要讲究“品效合一”,因此第三大品牌工作议题就是双方😡碰撞之后产生的【成果】。 没有【成果】的品牌工作,就是😜唱高调,耍流氓。 可能你要问:【成果】是不是就是说购买😡产生销量啊? 不全是。 品牌工作毕竟不只是销售工😊作。品牌工作不单单以“购买”作为评估成果的一个标志,除了购买⭐,还有其他三件事,也可以表示品牌的工作有了“成果”。 😂这三件事分别是:复购、连接、分享,再加上“购买”,一共四大成🤔果。 如果企业高质量完成了【我是谁】、【你是谁】,那么😎围绕着四大成果去反向设计品牌内容和运营动作,好的品牌工作,将🙄会不断提高这四方面的成果表现。 要么能让人直接拿钱投票😡(直接下单),要么能让人产生复购或转介绍(买了又买,劝别人买⭐),要么能让人产生和你主动连接的动作(点赞、投票、留言、UG😉C、参加活动、扣1、说话、到店……),要么能让人分享你的产品🙄和内容(转发、传播、拍照、举例、转告……)。 你看,如🥳果【我是谁】说得够清楚,【你是谁】做的够清楚,四大【成果】运🎉营得够极致,说得绝对一点,一个品牌的所有顾客/潜在顾客都至少👏可以满足购买、复购、连接、分享四大效果中的一项。 这,🎉才是最精准的品效合一。 第四大品牌工作议题【内容的效率🤗】 做到了成果,不意味着“做品牌”的工作就结束了。 😘 好的“做品牌”不仅要看“成果”,还要看“效率”。我们究竟🤩用了多长时间、多少投入、多大精力做到了这样的一个“成果”,这😉个过程是否可以不断优化?不断提高上述所有内容的生产效率? 🔥 这个过程中包括但不限于:在梳理品牌过程中对管理的效率、在😴企业内部跨部门品牌沟通的协作效率、内容团队生产内容的效率、内😂容团队的管理效率、内容团队的协作效率、AI辅助内容生成等新趋😴势的试用效率…… 你看,这些问题几乎都聚焦在做品牌这件😎事的“内部摩擦力”上。 事实上,这些看起来很抽象的问题😂,都是有方法、工具、流程可以解决掉的。 毕竟,德鲁克老🤯先生说过:凡是不能被测量的事,都无法被管理。既然我们想要“管😉理品牌”工作,那么就需要想到办法“测量”这些事,不断用工具、😆数据加速,让做品牌的正向飞轮转动起来。 这是很容易被企🚀业忽略掉的一块“做品牌”的工作板块,不管是大企业小企业,在品💯牌内容工作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沟通和管理成本,而这部分成本🎉,是完全可以压缩提效的。 结语 以上,我试图用最🤔简朴的语言把“做品牌”这件事说清楚,希望能在你的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一张地图,让做品牌这件复杂的事从此明了起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
英国央行副行长:预计通胀将小幅上升至峰值
3834
华友钴业:与LGES签五年16.4万吨供货合同
2516
高盛集团:上调股票评级,标普500三月或涨2%
7008
美联储哈玛克:通胀过高,预计2027年回落至2%
4166
光洋股份:拟1亿元设立黄山光洋机器人有限公司
1748
帝奥微:筹划购荣湃半导体股权,预计停牌不超10个
6467
普利特:拟8亿建6GWh钠电池基地,分两期建设
1127
华宝新能:大厦奠基发起零碳倡议,省12.5亿度电减碳124.3万吨
5275
伦敦金属期货:9月29日20:30镍铜锌等多品种涨跌不一
7299
国际农产品期货:9月29日20:30美豆等有涨跌
8024
现货黄金、白银:日内分别涨1.88%、2.13%创新高
2374
巴西农产品:2025/26年度大豆种3.2%,玉米种32%
1512
纽约金属期货:9月29日20:30期金涨1.00%等
5777
WTI原油、美国天然气期货:9月29日20:30分别跌1.90%、1.28%
8034
新雷能(300593.SZ):拟推2025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
7005
大健康国际(02211.HK)盈警:预期年度综合净亏损不少于2570万元
9071
宝联控股(08201.HK)年度收益约5.02亿港元 同比增加2.9%
6402
新雷能(300593.SZ):拟推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3704
隆扬电子(301389.SZ):拟以债转股及现金方式向全资子公司聚赫淮安增资
5838
首都金融控股(08239.HK):陈毅奋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
1391
康宁医院(02120.HK)9月29日耗资7.2万港元回购6500股
9915